2)第八十一章 西印度洋 十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子。

  果然,以赵初彦为首的几位朝鲜使团主要官员在见了巨大的炼铁炉后一时间有些失神。随后,他们又参观了矿石破碎场、平板轨道运输系统、铸造场等等,冲击更是巨大。在此期间,有朝鲜低级官员仔细询问起了一些细节,肖敬宗见了哂然一笑,也不阻止,因为朝鲜人问了也是白问,以他们国内那原始粗陋的金属冶炼水平,一步到位东岸人的这种现代化的钢铁冶炼体系,那是决计不可能的。他们爱问,那就让他们问去吧,在分工较细的现代工业面前,他们也问不出来太多有用的东西。他们最后能带回去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不通技术的文人儒生那夸张不切实际的胡乱描写罢了,说不定还满是批判之语呢。

  而既然是炼铁厂,那么自然是需要煤炭、铁矿石这类原材料的。煤炭之事自然不用担心,隔壁成皋县的大煤矿目前已经进入了实际开采阶段,五百多名新华夏支援过来的岛屿八旗土兵驱使着超过五千名黑人奴工一边修建道路、房屋和洗煤厂,一边开采原煤。

  之所以有这么多奴隶——啊不,是劳务工——可用,就不能不提到最近几年东岸人在东非斯瓦西里海岸疾风骤雨般的攻势。话说自从当年邱海洋新官上任三把火决定出兵层拔岛周边海域,打击不听话的摩尔人土邦王公之后,数量巨大的斯瓦西里黑人便被东岸军队一船船地运到了科摩罗群岛这个中转基地。随后,在科摩罗集中营内对这些斯瓦西里人甄别、拣选完毕后,超过一半被送入到了岛上各大国营种植园、采石场、林场、煤矿、铁矿、金矿、石墨矿、砖窑、建筑队,充作重体力劳动者。剩下的一半人,则被分别送到了义成县、成皋县、义阳湾一带参与建设,甚至就连本土也分润到了不少斯瓦西里劳动力——给本土的当然不是白给的,事实上新华夏岛方面为此换回来相当数量的本土淘汰机械设备,在地方生产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如今,虽然邱海洋已经从新华夏开拓队队长的位置上离职,征讨不从的战斗也已经进入尾声,但因为之前抓获的人实在不少,因此原本困扰义成地区很久的劳动力不足的难关早就不是问题。他们将分到的海量劳动力分为几组,分头干活,先后完成了义成港码头二期扩建、几条县内的三等国道的修建,成皋煤矿特顺利建设了起来,并进入到了正式商业化生产的阶段,除了供应本地区消费外,还大量出口到河中乃至本土,获取了不少利润。

  另外,作为义成炼铁厂的“配套基础设施”,早在1677年就获得全地区上下认可,打算“再困难也要修建起来”的义成铁路,目前也在这些黑人劳务工的血汗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截止1680年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