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印度公司(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并不愿意到“去三个人只能有一个返回”的东印度群岛去碰运气。也只有那些单身、极端贫困、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才会将签约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士兵或水手当做“最后孤注一掷”的希望;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来自德意志穷乡僻壤的“各种嘴里嚼着草根的乡巴佬”看中了那点可怜的薪水,以及期望能够获得升职加薪而加入荷兰东印度公司前往亚洲服务。

  哈格尔兄弟作为东印度公司的中级军官,享受和船长一样的待遇,其中老大每个月能领到80荷兰盾的薪水,而小哈格尔每个月的薪水则是60盾。至于好望堡内的德扬总督,他的薪水则是惊人的350盾——当然人家可没指望光靠薪水过曰子。

  荷兰东印度公司上万名雇员,每个月的薪水支出达到了15万盾以上,一年就是将近200万盾。这个数字可不小了,要知道在过去十年间,由于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展开了频繁的战争,荷兰东印度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还不到450万盾(约150万元)。这点钱甚至也就和东岸人在出售纺织品上面所获得的利润相当,去掉分红的话,其实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可自由支配的钱比想象中要少得多。

  有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在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竞争中获胜,并赶跑了对手,但事实上他们经营的利润率是不如英国人的。因为他们有建造船只、招募人员、巩固据点等大项开支,这是必不可少的,除非他们放弃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以减少这方面的支出,不过那样一来他们的损失似乎会更大。

  所以,当你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如今并不如表面上那样美丽的财政状况后,你才会深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每笔可能会导致开支增加的行为都加以驳斥——这都是没钱闹的啊。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对东岸人的各种行为一直忍让,这仍然是因为他们的商人作风——控制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再加上东岸人的舰队实力也不错,又处在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线的必经之地,荷兰人投鼠忌器,始终不愿与东岸人正式撕破脸。

  当然,虽然有种种顾忌之处,但不是说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没有底线了。他们的底线就是东岸人的船队一旦进入香料群岛与锡兰岛附近海域,那么不论后果如何,东印度公司也要倾尽全力赶跑这个不怀好意、妄图染指他们生意的对手,正如他们当年用武力赶走英国人一样。

  “要说服公司上层增加开普敦的驻军数量,添置一些必要的燧发快枪、火炮,并修筑一些合理的防御工事是很困难的。”大哈格尔说道,“除非我们学东岸人那样奴役那些黑人,但很遗憾,我们目前和接触到的唯一黑人王国卡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