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宁 四_3466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这本影响甚为巨大的医学书籍中,此君通过大量的尸检研究——保守估计,他至今已解剖了数百具尸体——及配套的图画告诉世人:疾病是位于特定器官上的,且疾病的症状基本与解剖后发现的器官损害相一致,因此是人体器官的病理改变产生了疾病的外在表现。

  这个结论在东岸医学系统内引起的震动是非常不小的,之前虽然有人教导他们一些现代的医学知识,但很多人都是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尤其是一些内科疾病就更是如此了。但《病理解剖学》这本集大成者的书籍一问世,对此前自己所学抱有疑问的人是大大减少,因为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在那里,使人不得不相信,这对人的观念的革新及现代医学的推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要小视旧有观念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大量任用旧大陆医生的东岸医疗系统,很多人不愿否定、推翻自己过去的所学,因此顽固地坚守着旧的理念,不过科学就是科学,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用事实来教育人。在现在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毫无疑问医学正在成为一门崭新的科学学科。

  而说到这本医学出版物也不得不提一下,此书的作者如今在东岸国内的名声却也不怎么好听。毕竟,虽然东岸的风气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了,但人们对于解剖尸体的接受程度却仍然不怎么高,这或许是因为旧思想残留的缘故吧,更别提旧大陆的中国和欧洲了,解剖尸体在那时要么是大逆不道的、要么就是下贱人干的活计,因此人们在提起这位仵作学徒时,赞叹之余却也少不了暗中腹诽。更何况,有些人还隐隐听说,此君还与残酷蛮横的特务机关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合作,用瓜拉尼人和刚果黑人进行药物人体试验,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使得此君原本就不高的声望大幅度下降,也是令人无奈得很。

  但不管幕后花絮有多少,医学这门新科学如今在东岸确实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凡受过完整小学教育的人,不论其父母如何评价,他们内心中对这门相对严谨、注重实证的科学多多少少是赞同的,毕竟这符合他们上学时所受到的教育。相信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并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时,很多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积弊就能慢慢破除了,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这也就是东岸这张白纸上好作画了,相信如果是在大明或天主教国家,想要做这些事的阻力是非常之巨大的,甚至基本就不可能展开。

  邵元义无疑就是接受了新思想、新科学的医务人员,他对《病理解剖学》这本书非常推崇,已经通读过两遍,对书里各种精美的器官图画(请意大利画师描绘)也是赞叹不已,觉得这本书对新医学的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