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章 里约 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当然这也和土地所在的区位及附近是否有消费市场有关。但无论如何,很明显,巴西的许多庄园经营面积过大,妨碍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另外他们他们的种植方式太过粗犷,无法精耕细作,而这对土地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上等良田折腾几年后,都能让他们降等为中田,因此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善。”

  “确实,关于这些我也有所耳闻。”周瑜有些赞同地说道,“一般来说,为大庄园制辩护的主要论据,是认为在大庄园里,可以更容易地使用机器,不过在目前的东岸,这样的论据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更何况中小规模的经营单位也完全可以使用机器,办法或是联合组成合作社,或是向政府办的或私人办的专门组织——比如农机租赁公司——租用设备,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是这么搞的,而这无疑也造就了农机租赁及维修市场的红火,对相关工业的拉动作用也比较明显。”

  两人聊了半天后,周瑜又受兄长的邀请,去了顺化港郊外的农村,看看这个地处热带的郊区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象。

  郊外的农村目前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改造,新来的明人移民们对这儿的气候虽然有些不适应,但对居住条件还是比较满足的。比如分配给他们的住房多是葡萄牙人统治时遗留下来的,尤其是那些大型庄园,多为砖石、木料混合结构,较为结实、坚固,质量很好,住起来还是蛮舒适的,这会都分给了新来的移民们(视庄园建筑大小而合理安排住户数量,以低息贷款的形势让其赎买房屋产权),使得他们一个个都感激涕零。毕竟,他们的居住环境比起内陆地区很多住在草房或窝棚里的新移民要好上太多了。

  另外新移民们对未来的生活方式也比较满意,尤其是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原清江浦郊区的农民,平日里以种菜、种水果、养家禽等为业供应城市生活所需。这会把他们弄到了里约热内卢这个相对潮湿闷热的地方,仍然让他们种植西红柿等蔬菜,开辟一些诸如柑橘、香蕉和菠萝的果园,再养一下鸡鸭鹅和几头牛羊,这生活貌似和原先也没太多的区别,因此一个个还算比较轻松,如果你忽略这里让人难受的湿热气候的话。

  “香蕉、菠萝、柑橘这些热带水果,在本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而且我也抽空了解了一下,与北巴塔哥尼亚地区正着力发展的果园业没什么冲突,那边多是李子、犁、苹果、葡萄、樱桃等水果,与我们这的热带品种不沾边,因此这大可搞得。要知道,在以前的那些年头,我们国家每年从秘鲁、新西班牙、新华夏和巴西进口的热带干果总额超过十五万元呢,市场还是相当不小的。”周亚夫指着路边的一溜果园(葡萄牙人留下来的财产)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