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民生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火车站的是电报所,所里有七八个年轻女子在接受培训,赞帕里尼知道,她们都是新招募的女子电报培训班的学员。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东岸有线电报网络的敷设也在稳步发展着,业务量也与日俱增——虽然十个字便要收一角钱,可对一些商人、报社以及政府机关来说,这却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消息的价值足够,那一切都值得!

  “现在东岸真是人满为患了啊……”赞帕里尼拍了拍一路上都愁眉不展的朱诚东的肩膀,说道“不要急,小朱。咱们国家现在有百万人口了吧?数量庞大的移民、医学知识的发展和卫生条例的推行,已经极大地推迟了死亡了呢。这么多的人,对食品的需求是极大的,更何况咱大东岸的居民一贯有吃海产品的风俗和习惯,你想想这市场的前景有多广阔?别胡思乱想了,今年渔业产量不振仅仅是运气问题罢了,我问过海洋局的战友,他们说荷兰、英国的渔业产量也不是每年都很稳定的,丰年和歉年一直交替存在着,咱东岸能维持这么多年的高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经赞帕里尼这么一说,朱诚东的心情略略好转了一些。是啊,这几年只要不是眼瞎的人都能看出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随着食品供应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东岸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几年在7%这个令人咋舌的高位徘徊了。而且,直至今日,生命的洪流似乎还没有放缓下来,据卫生部推测,1660年东岸新生儿的出生率可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点,之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逐渐合理,出生率才会缓缓下降下来——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内需市场了。

  诚信渔业公司先后运来的二十五吨咸鱼很快就在货栈交割完毕了,其中购买量最大的是草原铁路公司派驻罗洽港的代理人,西南铁路的修建正处在关键时刻,******投资者也稍稍改善了旗下意大利劳务工的伙食,因此几乎每个月都要到罗洽来进口一定数量的咸鱼,与朱诚东、赞帕里尼他们也是合作很多次了。

  拿到两千余元货款的朱诚东一时间有些茫然,赞帕里尼见状笑了笑,然后带他去码头边的工业区转了转。

  所谓的工业区其实就是依托海洋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配套产业链,其中既有作坊和小企业,如造铁锚的、造抽水泵的、织帆布的、织网的、搓绳的、箍桶的、编筐的、做滑轮的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小手工业者,如做指南针的、铁匠、木匠、皮匠、制蜡烛的等等,总之是五花八门,门类众多——而也正是这数量多达数千人(含家属)的手工业者的努力,罗洽港的海洋产业才能维持并发展下去。

  不过,和其创造的价值相比,工业区的环境却有些差。盖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