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六章 河间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对外的名义是进行贸易。

  而在这一批先驱者于河间地区站住脚并将第一批马黛茶发往东岸卖出后,越来越多受利润驱使的商人带着佣兵、雇工们来到此地,抢占野生马黛茶场,一时间周围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好在这样的混乱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有山茶堡这样一个暗地里的殖民机构的协调下,各路商人很快就划分好了各自的茶场范围(一如南边相思乡那里划分各自森林范围一样),然后开始各显神通,不断招募人手前来这里采摘马黛茶。

  由于野生马黛茶多长在森林之中,所以这些外来劳工们需要深入森林、历经艰险,才能采得此茶。徐仲武来过此地不止一次了,他清楚那些劳务工们在山林丛莽中披荆斩棘,开辟出小道,然后将马黛茶树上剪下的枝叶成捆地运往集中地(即山茶堡)。在集中地,劳务工们燃起篝火,进行烘烤、焙制叶子的第一道工序,然后再想办法运至三四十公里外的乌拉圭河畔,通过船运送达东岸内陆市场进行销售。

  徐仲武等人便是收购、运输马黛茶的二道贩子,他们在山茶堡一带收购经过初加工的茶,然后再运回东岸国内,利润其实是相当丰厚的。这次他们从河畔码头来到山茶堡(后世米西奥内斯省奥韦拉市)收购马黛茶,数十公里的山路几乎全程都笼罩在了恶劣天气之中,而这显然才是陈嘉口中众人“惫懒”的原因所在。

  徐仲武闻言只是叹了口气,然后拍了拍小兄弟的肩膀,低声道“我去年托孙春阳南货铺的船队回温州老家请一些乡人过来东岸帮衬,眼看也快到了。等这波族人来到后,我们就把那些贪生怕死的克兰迪人全换掉,做事还是自己人放心,遇到困难时也更加齐心。你也知道的,那几个登州商人以前就遣人回登莱招募乡邻来帮忙,你看现在他们的生意做得有多大,我们得学着点。”

  两人交谈间便随着队伍进了山茶堡。堡内此时已经云集着大量商人,徐仲武放眼望去,只见到处都是在口沫横飞侃价的粗鲁汉子,他们买的大多是马黛茶,少数还买些烟草之类的商品——烟草也是本地种植的,在破坏性的森林采伐之后,本地一些定居东岸农民们开始尝试种植烟草同时进行改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开始大规模销售。

  而除烟草外,山茶堡乡政府也在乌江地区行署的授意下,从远东明国引种了一定数量的油桐,盖因他们发现本地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这种原产于明国的植物生长,于是便花费不菲的代价从明国进行了引种,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因为从桐果中能提取出价值很高的工业用油(可用来制造油漆)。

  如果说在气候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