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三章 沿着河流前进 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这些朋友们都有些兴趣,但我们此刻更想听一听您对这方面的见解。”西里古喝了口茶,开口问道“我们都知道,蛟河地区面临着一些治安方面的麻烦,另外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疾病丛生、环境险恶,这前期的投资实在是很惊人。我们当然不介意前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环境改造,因为我们意大利人并不缺乏资金,也不在意投资回报周期的长短,我们真正在意的,是这些项目到底能不能为我们带来收益?哪怕这些收益不是很高也不要紧,我们在意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按照你们东岸人的话来说就是‘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

  许信闻言哈哈一笑,暗道欧洲真有意思,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基本都是一个德性,赚了钱就想投资土地、房屋、矿产等稳定性较高的行业,而不愿意冒险一搏进入风险较高的工业领域。在这些人里面,意大利人还好,闯劲还不算差,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居民们就很明显了,按照葡萄牙人的话来说就是“当危机来临时,每一片土地和每一棵橄榄树都将成为最后的庇护所”,这充分说明了通过航海及海外贸易赚了大钱的商人们,是如何执着于投资风险较低的土地和农业,而不是将其进一步投入工业。

  葡萄牙人如此,以热那亚人为首的北意大利人也大差不离。近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威尼斯、卢卡、米兰、佛罗伦萨、帕尔马等地的商人频繁穿梭于欧洲各地的贸易会、展销会,赚得了大量的金钱。而赚了钱的意大利人,很多回到老家投资于土地,干起了相对安稳的买卖。不过意大利人口密度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足够的土地,因此很多意大利商人移居法兰西和奥地利,在当地购买土地进行投资,顺便再做一些转口贸易;当然也有许多意大利人移居尼德兰地区从事商业,不过这类人相对较少就是了。

  投资风格趋向保守使得大量的资本“淤积”在狭窄的国内市场,以热那亚人为例,大部分人宁愿将利润投资到收益率屡创新低(很多时候收益甚至还赶不上白银贬值的速度)政府公债或年金之中,也甚少有人愿意投资于制造业。这些年热那亚人加速将技术日渐落后、设备日渐老化、投资日渐稀少的制造企业搬迁到东岸,就已经很说明了一些问题——比起艰苦肮脏的制造业,他们更乐意玩金融。

  此番许信通过多种渠道联络了一些意大利商人前来蛟河地区投资,打的就是这些热那亚人手头掌握着的海量资本(这意味着庞大的资源支配权)的主意。反正热那亚人投资风格保守,除少数人外大部分人贪图安稳,那么让他们到东岸来投资土地开发,并且给予一定的风险保障,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特别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