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章 伦敦与英国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得了联系,然后借助英国势力大涨的机会将部分荷兰商人排挤出了该国,至于空出来的市场嘛,自然是由英国商人填补了。

  英国人自己生产商品,然后自己卖给别人,自然比荷兰人从别人那里买商品然后转卖更赚钱了,因为生产这道工序的利润也留在了英国,故英国的经济在战后获得飞速发展也就不那么令人感到奇怪了。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结合,自然比单纯的商业资本家更给力了。

  “嘿嘿,按照正常状态发展下去,荷兰的没落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我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延缓这个过程,让荷兰资本能够在各个市场上多抵抗一段时间罢了,以免这些市场迅速沦陷在英国相对廉价的商品之下。”莫三长吁了一口气,理清了这个思绪的他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

  千百万英国廉价工人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东岸人的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去。现在蒸汽机的技术已经泄露到了里斯本,从这里扩散到荷兰、英格兰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东岸人可以优哉游哉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啊。

  什么?你认为英国人还没做好进入工业社会的准备?或许是吧,因为蒸汽机最初的理论17世纪末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可真正实用却还要到近百年以后,如今东岸人虽说让这项技术提前了几十年面世,可说不定17世纪以内欧洲人仍然没法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进行工业生产。

  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可问题是,你东岸人都已经将蒸汽机大规模实用化这么多年了,你以为欧洲人会无动于衷么?不,他们会比历史上更快地适应、利用这种划时代的新事物,而不是如同历史上那样麻木不仁地不甚重视。

  再者,以莫三这几日逛伦敦周边农村的情形看来,对于进入工业社会的其他要素的准备方面,英国人也已经在有意无意中开展了很多年了。比如廉价、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就这些天的所见所闻以及历史上了解的有限资料看来,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的圈地运动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很多个年头了——伦敦近郊大概是最先开始的那一批了,据莫三观察,周围地区的村庄被大量消灭,大批农民失去生产和生活资料,然后不断迁徙、流浪,有的变成了农业工人,开始了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更多的则涌入了工业领域,充当乡村制造业或城市服务业的廉价劳动力。

  其实根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5世纪20年代,英国农村每年迁移的人口就占到了总农业人口的15%(大部分从一个乡村迁移到另一个乡村,少部分从乡村迁移到城市);而到了17世纪,这个比例就已经缓慢上升到了30%,有的村庄在10年内,其居民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