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经济学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起米硬木杆长矛,并且在敌人骑兵的环伺下岿然不动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赞叹这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这个年代的南非黑人是淳朴好战的,一旦被征服就是良好的兵源。后世英国人在殖民南非的时候就大量收编黑人队伍,战斗力相当不错。而他们的对手祖鲁人就更不用说了。此时的黑人尚处于奴隶社会早期,会打制金属农具,文明水平不低,反倒是欧洲人来了后导致他们的文明、社会不断退步,从农耕文明变成了采集狩猎文明。

  但在东岸人到来后。他们的社会、文化却向着高度组织化、军国化发展,纪律性也在原来的程度上获得了极大加强,再辅以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战争磨练,战斗力提升很快。

  “目前随着每年船只数量的越来越多,从本土运来的各类物资也与日俱增,比如蔗糖、烟丝、烈酒之类的商品,这些东西也能够极好地回收士兵们手里的货币。”陈硕继续进行着汇报。

  “靠这些回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本地依旧没有造血功能。”魏博秋站起身走到栏杆边,看着远处海边鳞次栉比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然后说道:“看到没有,大泊这么好的地方才两千正式定居居民,还尽是些老弱病残,不是年老体衰不便远航的明人。就是些因伤退伍的雇佣兵,如今他们虽然都娶了媳妇,有的人甚至还不止一个,但人口短时间内终究还是繁衍不起来的。没有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始终发展不起来。这样我们如何能在这里建立起有效的、能够持续循环下去的经济体系?”

  “黑水港已经五千居民了,但经济体系依然没能有效建立起来。本土的执委会、政务院对黑水地区掣肘甚多,条条框框限制得太死,到处都是红线雷区,我们怎么能够放手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回收军人手里的货币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我们真正要做的还是想好怎么做大远东的这份蛋糕。”魏博秋抱着双臂,阳台外是一大片美丽的白杨树林,林间隐约能看到一些小动物在觅食,“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没有人口那可就全部被外人夺去了,这怎么能让我甘心呢。”

  事实上现在的黑水地区也挺尴尬的。本地的拓荒行动虽然已经进行了四五年了,但粮食缺口依然很大,每年需要大量捕鱼来弥补缺口——当然这远远不够,他们仍需要绞尽脑汁从日本、朝鲜处购买一些。饶是这样,每年若是不从大陆上再劫掠一些粮食、牲畜回来的话,恐怕依然难以养活所有人。

  当然自从东岸人击败朝鲜占领济州岛、釜山港后,粮食紧缺的状况得到了一些缓解。依照目前的开垦力度来看,再过个五六年,也许就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了。但五六年的时间何其奢也,有这时间怕是满清都打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