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与突破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千饱掠而回的清军的德行。

  面对辽海千里处处烽火的窘境,清军不得不调整作战重心。远在燕京的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从阿济格与多铎两部清军中各抽调两万人,再辅以新近收编的陕西顺降军、河南明降军三万多人,合兵七万,东调山东、北直隶一线。同时,多尔衮还准备从燕京、锦州以及天津驻防满蒙八旗中抽调出数千精锐马队,择一宿将统领南下,统一指挥这总计将近八万名清军,以稳固岌岌可危的北直隶、山东形势,并趁机窥伺江淮一线。

  至于辽东,清军则没有好的办法了。年纪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精壮男子大部分都去了关内或辽西,关外只有一些老幼妇孺,青壮丁口不多,整个辽东加起来也就几千马队、不到一万步卒罢了。这么点兵力要防御这么大的面积,真可谓是力不从心。没办法之下,清廷只能下令沿海的那些实力薄弱的村堡往内陆地区迁移,同时实行“集村并屯”政策,即将这些迁往内陆的村堡居民都集中到一些便于防御的要点内。同时在各要点屯驻机动兵力,一处有事,立刻集结起大股马队前往救援,希望以此能够遏制黄衣贼在沿海地区无休止的搔扰。

  清军在调动兵力、调整部署,而东岸人则处在一个难得的休战间歇期内。5月25曰,东岸船队尽数集结在利尻岛鸳泊港过冬季地内,计有炮舰2艘、武装运输舰2艘、运输船2艘、蒸汽机帆船6艘(“破浪”号明轮船已调往澳洲)、中型渔船4艘,总吨位超过一万吨,可谓规模庞大。

  连续作战一个半月,东岸军队战斗减员不过寥寥八十余人(主要是挺身队和军夫队),非战斗减员也不过才三四十人,却取得了毙伤俘清军一千五百多人的优异战绩。此外,还攻破了关内六州县、辽东金州等四处要地、朝鲜铁山郡等地,缴获粮豆七千多石、牲畜四百余头(只)、战马七十余匹。不光如此,他们在大沽口、皮岛、镇江三地还击沉了清水师五十余艘小船,几乎将其残存的不多水上力量(孔、尚等人已正式转为陆军)全部剿灭。

  总得来说,作为烟台会战的一部分,这一个多月的敌后破袭战有力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动摇了其在山东、近畿一带的威信。到了后期,辽东的破袭战更是给了清廷心理上沉重一击。多少年了,这些大后方多少年没被攻打过了?上次被人这么进行大规模敌后破袭怕是要追溯到毛文龙时期了吧?可毛文龙也只有能力攻一些小寨堡,威胁其实有限。但黄衣贼不同,他们铳炮犀利,可是连金州以及镇江这种清廷官员们印象中的坚城都能拿下,这个攻坚能力确实不是毛文龙之流可比的。

  这种认识使得清廷上下对黄衣海寇极为头疼,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