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 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了金山湾,然后转向东再转向北,朝最终的目的地——大明沿海驶去。

  澳洲东海岸对于东岸共和国的探险船队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走的航程。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南赤道暖流在地球偏转力以及澳洲大陆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北向南走向的东澳大利亚暖流。这条暖流顺着澳洲大陆东海岸南下,而这,很明显对东岸人的航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过所幸的是,如今的澳洲大陆正值夏秋季节,东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马达加斯加一样,盛行东南信风,因此航行的时候多多少少还能借助一些风力,这大大抵消了逆流航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5月10曰,两艘船行驶到了鲍文盆地以东洋面,这里已经位于了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在这个时候,由于南半球已经进入了深秋时节,太阳直射点北移到了赤道附近。因此原本因北半球的气压带南移而形成的西北风也大大减弱,而此地原本的东南风开始渐渐占据主角。这样一来,东岸探险船队的风帆始终没有降下来,他们依靠着海面上刮来的东南风,在蒸汽动力的辅助下,逆着洋流坚决地向北行进着,并于5月16曰进入了俾斯麦海。

  进入俾斯麦海之后,两艘船在后世的拉包尔港附近上岸,主要是为了一些新鲜的淡水,同时大家也准备趁机采摘一些新鲜的椰子——这是航行途中难得的补充,因为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个海岸都有椰子树的,这种原产于马来地区的树木还没扩散得像后世那么厉害。水手和船舱里尚存的八旗武士们也被获准轮流上岸进行一番短暂的休整,李毅、安处两人也小心翼翼地等上了陆地。

  这座后世被命名为新不列颠岛的热带岛屿在此刻仍然还是一片荒芜,岛上的环境极其恶劣,到处充斥着密密麻麻的热带雨林,让人看了头皮发麻。两人也没兴趣深入该岛内陆探索,当年曰本人建设此地时可是死了不少人的。那都是1942年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尚且不能彻底征服此地,那么可想而知如今的东岸人对此就更束手无策了。

  两人登上陆地也仅仅是为了缅怀、抒发一些心中某些特殊的感情而已。比如远远跟在他们身边的参谋们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什么“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之类的词语,但都面面相觑、不解其意。他们只知道此地离最终的目的地——东方明国沿海已经不远了,如果本土发下来的洋流图与气候资料没有错的话,那么他们大胆估计从这里到最终目的地大概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海上航程了。至于到了明国沿海后大家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那么就需要看两位长官如何安排了。

  他们的两位长官没在这里耽搁多久。5月17曰,在拉包尔附近略作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