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八章 狩猎之国(十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鞣酸,等附近的破斧树资源消耗殆尽或者干脆觉得不安全后,就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重操旧业。如今循环往复,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国营的河西化工厂要比他们规范多了。他们每到一地,都会派员统计附近一定范围的森林树种及大致树木,然后制定科学的采伐计划。采空的土地,部分进行清理,改造成农场,生产粮食及经济作物,部分则按计划补种树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即便是以鞣酸为主要商品,但河西化工厂也同时提供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不同规格的标准板材及家具,甚至他们还提供木炭这种燃料,实在是让人无语。

  这么大的摊子,河西化工厂的人无疑是很多的。在以各种理由抓捕了很多克丘亚印第安人搬运木材、清理田地、种植粮食之外,他们还招募了很多初次移民过来的转正非国民劳务工。这些人里大概有一半是季节性工人,即在农闲时过来上班,另外一半则是被工资吸引的工人,他们并没有去乡下买地,只保留了五亩赠送的土地,交给家人耕种,自己则跑到河西化工厂来上班。

  奥列格·纳雷什金今天来到河西化工厂,也是受了河西县长王大壮的邀请,看看能不能再想办法招募一批俄罗斯籍非国民劳务工过来。毕竟,纳雷什金的父亲现在是俄罗斯帝国首相,大权在握彼得住在军营里,日夜操练军士,政府日常事务由老纳雷什金和其他几位重臣负责处理只要他肯帮忙,弄点人过来还是不成问题的。但奥列格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件事其中隐含的政治风险,因此他心里面已经在第一时间将其否决掉了,只不过他不好明面上得罪王大壮这种出身高贵的官员,因此答应过来看一看,走个过场罢了。

  他来到工厂的时候,正是下班后的晚饭时间。在这里,他看到了几十名俄罗斯裔的转正非国民。这些人吃完了自带的晚饭,正在一名教师模样的人组织下,学上汉语课。非国民的转正语言标准是非常低的,一般来说只要求你会日常汉语对话即可过关。但这种程度的语言造诣,说实话是不太够的。再加上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河西化工厂的长期雇佣工人,那么教会他们一定程度的汉字,会简单的读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奥列格·纳雷什金到旁边一家小饭馆内吃了饭,作陪的就是一位俄罗斯裔厂中层管理。这位名叫安东的俄罗斯裔向纳雷什金苦笑,说他当初学“契丹语”时也非常痛苦,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这才勉强认识了几百个字,并粗粗知晓其含义。现在他也在花时间自学,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毕竟你如果连正常的公文都没法读写,遣词造句也很糟糕的话,你是很难有多高的发展空间的,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