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二章 黎凡特构想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时间的风吹雨打。曾经声势复振的奥斯曼帝国舰队在长时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后,那些东岸战舰陆续损毁,最后就连强大的“巴耶济德”号战列舰也没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实力再度跌入谷底。后来随着一系列陆上战争的爆发,奥斯曼帝国愈发没有财力投入到海军这个吞金巨兽上面,所以,现在他们漫长的海岸线成了天主教海盗的乐园似乎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对了,现在黎凡特地区的海上贸易还畅通吗?我们国家新华夏岛的产品能够正常销售到那里去吗?”品尝着香浓的咖啡,蔡振国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出言问道。

  黎凡特地区大体上位于地中海以东,素来是奥斯曼帝国的富裕地区,大马士革、耶稣撒冷等历史名城均位于此。奥斯曼帝国在这里设了阿勒颇总督进行管理,统治还是比较得力的。东岸商人进入此地展开贸易活动也比较早,目前已经与当地商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黎凡特的牲畜、干果、香料(与荷兰人的香料不同)一直是新华夏人民比较喜爱的特产商品,而新华夏岛的热带特产、东岸本土的工业品也在这里拥有广泛的市场,每年的贸易额都非常不小。

  当然了,对奥斯曼帝国而言,黎凡特地区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贸易,而是其产量巨大的小麦。每当奥斯曼帝国的鲁米利地区因为种种原因而粮食歉收时,来自埃及和黎凡特的小麦就会被大量运过来,成为稳定帝国局势的最重要砝码。

  东岸人也深入参与了黎凡特地区的粮食贸易,不过他们却并非自用,而是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陷入粮荒时,将其引入上述地区平抑粮价,说穿了还是为东岸的战略目的服务的。

  “黎凡特地区的贸易一切正常,就是近海运输受到影响后,很多东西改走陆路,商品积压得比较严重。”一位常年在此地做生意的东岸商人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在克里特岛生活了好几年了,名下有一条小船,雇了十几个希腊水手,常年到雅典东岸商站那里拿货,然后运到克里特岛贩卖。随后,他利用贩卖东岸商品得到的利润,在干地亚港修建了一个大型仓库,并不辞辛劳地深入岛上每一个农村、每一个庄园,挑选他们出产的葡萄酒、橄榄油、奶酪、干果等商品,再卖到其他地方去。不夸张地说,此君现在已经成了克里特岛排名前三的商人,名下资产雄厚,惹得很多人眼红。

  不过岛上的希腊人或土耳其人都不敢拿他怎么样,也不打算拿他怎么样。东岸人是土耳其的传统盟友,他们的势力也深入到了奥斯曼的各个角落,即便是在克里特岛上,也有不少谢赫或巴依与东岸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这位东岸商人简单,但随之而来的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