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观光和印度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亩农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至少莫茗是很满意他们的工作的。

  船队依旧在此休整了两天,同时也给金山堡的仓库内补充了大约一百吨粮食,以及部分带过来的牲畜,主要是牛和骆马。同样的,大约二十来名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也被留了下来,他们也将在此地兴建砖窑厂、修船所,情形一如之前孤山港所做的那样。在给所有留守此地的人员一些财物赏赐后,3月18日,莫茗再次带领船队离开了金山港,朝本次航行的终点站黑水港而去。

  虽然逆着南下的东澳大利亚暖流,但在强劲的东南信风的灌注下,东岸人的船队依旧依靠着风帆动力向北勇往直前。在以4-5节的航速驶入到澳洲大陆东北海域后,船队克服了逆风(西北风)、洋流多变、气候炎热等多重不利因素,缓慢但坚决地穿越此海域(珊瑚海),并继续向北停靠在了拉包尔附近,上岸补给新鲜淡水和椰子。在这最后一段艰难的航行中,两艘风帆船甚至需要蒸汽船用缆绳拖着才能在拉包尔附近靠岸,真的是无比辛苦。也只有蒸汽动力船,才能够在无风、天气多变、洋流复杂的海域自如航行、靠岸,当然也只有疯狂的东岸人,才会走这么一条荒凉偏僻而又充满危险的航线。

  补充完淡水后当天几艘船就离开了潮湿闷热的拉包尔港,向北穿越了赤道,然后一路向北,顺着洋流与乍起的西南季风,穿越台湾与与那国岛之间海域、穿越对马海峡、进入了鞑靼海峡。

  4月下旬的鞑靼海峡已经开始解冻一段时间了,顺着日本暖流与东南风的六艘船只在气温极低的海水中航行着。船队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当越过苏维埃港附近海域向北时,莫茗甚至看到了海面上仍然残留着一些薄薄的浮冰。虽然那些浮冰的面积看起来很小,而且冰层也很薄,但都这个季节了还能看到这种景象也真够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

  由于身处海峡内,因此海面上的波涛起伏不大,一些第一次航行到这里的水手也拥挤到了甲板上,他们带着惊奇的目光看着岸边那座掩映在白雪与大树之间的岛屿。他们披上了天蓝色的海军冬季常服,脚上穿着保暖的翻毛皮靴,头戴海豹皮帽,一边轻声闲谈着一边朝岸上指指点点。

  这个时候旗舰上的李毅海军上尉发布了命令,六艘船还是逐渐收拢队形,统一以5-6节的航速小心翼翼地向北航行着。由于担心夜间航行会碰到一些浮冰,虽然以这些浮冰的个头来说就算碰上了也不怎么碍事,不过小心总是无大错的,因此在天色刚黑的时候几艘船统一靠岸下锚停泊,等待天明的时候再度航行。

  第二天,水手们在吃完早饭后立刻升起了风帆,然后一直航行到了午后时分,这才在领航船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