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阶段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的,像纺织、捕鱼、建筑什么的,你就看着办吧,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总之一点你要把握好,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要并行发展,不可偏废。我们老祖宗两千年前就知道,平衡才是王道啊。”

  王炎依稀记起了,他原来那个时空的意大利,80年代末时上台的新总理普罗迪想要出售国有企业,其中著名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也在之列。拥有菲亚特集团的阿涅利家族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接手者,但人家居然不想买,理由是阿涅利认为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应并行发展,保持平衡。新总理强硬要卖,再加上美国福特公司前来竞争,为免这家企业落入外资之手,阿涅利家族这才出价12亿美元拿下了阿尔法罗密欧。

  王炎觉得,阿涅利家族真是有大智慧的老牌家族。他们扎根于意大利,虽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资产,但他们明白意大利发展的前途与他们是深深绑在一起的,可谓是与国同休,关键时刻能遏制住自己吞吃美味食物的本能,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在这一点上,王炎觉得东岸人也该学一学,建国者议会里的那帮小家伙们应该好好理解国家发展的好坏,才是他们现有的财富、特权得以维系的根本。国家就像是一片富含渔业资源的海洋,过度捕捞也许眼前会得到巨额的财富,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让渔业资源枯竭。最后大家什么也得不到,反倒是社会矛盾快速积累,民众不满日渐增加,革命就在眼前。

  事关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还是需要保住的,因为这是政府敛财的重要工具。没有了这些,政府的财政实力必然会快速下降,那么还怎么推动技术进步、修建基础设施、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以上这些都是安抚民众、消除不满的重要手段,没有钱这些一个都施行不下去!

  更别说,现在这个大争之世,正是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多快好省地在全球布点,扩张势力,为子孙后代谋取更大利益的关键时刻。在这个节点上,自我限制政府的财力,又是几个意思?荷兰东印度公司倒是不靠政府投资,但他们的竞争力如何?当年为了不影响商业收入,阿姆斯特丹的十七人委员会都和英国媾和,打算让出部分土地和利益了。要不是巴达维亚连续出了两个不听母公司命令,坚持与英国开战的总督的话,他们在东印度群岛的地盘怕是只有现在一半大。

  东岸共和国执行的殖民政策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他们不是很赞同荷兰东印度公司那种少量移民和主要攫取经济利益的做法,他们更像是字面意义上的做法,即真真正正地大量移民过去定居,经营产业,同时还伴随着不太人道的针对原住民的种种暴行。说穿了,这是在给本国人民开拓生存空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