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三章 参战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幕后交易与妥协,上面最终同意了6军的扩军方案,即在6军编制内增加第9-12四个营的番号,并且列入国家军费开支预算中。

  第9-12营分别以定西、中山、靖江和夷陵四个县为兵员募集地,目前初步定为简编营,由6军负责调拨军官和骨干老兵,然后由上述四县从保安团系统内招募部分表现优秀的民兵进入部队,员额以不过五百人为宜。此外,原本在上一次裁军大潮(与法国人、西班牙人一起签订《亚琛条约》后)中被缩编的6军四个营在近期内将会由各自的兵源地募集新兵补充完毕,成为满编营。

  这样一来,华夏东岸共和国的6军就有了八个满编营、四个简编营,总共十二个独立作战单位,总兵力过了13万人。如果再算上几个独立炮兵连队、骑兵营、辎重兵、工程兵及6军部参谋勤杂人员的话,6军的总兵力稳稳接近了15万人,每年要吃掉过二百五十万元的巨额军费(含各县民兵支出),且这还是在和平时期的。

  6军都要用掉二百五十万,作为吞金巨兽的海军,其消耗就更不知何几了。尤其是东岸这种专业海军——此时的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其专业海军规模都非常之小,比如荷兰、英国平时大部分海军战舰都封存,战时征召商船,东方的郑成功就不说了,平时多是渔民,战时才大规模征召——其消耗非常惊人,以至于在签署《亚琛和约》后,东岸政府也有些吃不住劲了,借着裁军的东风封存了部分战舰、裁撤了部分海军人员,这才把开支堪堪下降了部分下来,不然估计财政会破产。

  所以,这次军方说服执委会诸公扩军,确实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以现在一千万出头的年财政收入来算的话,军费开支可能就要占去六成(考虑到海军也将“复出”部分战舰,这无疑意味着开支增加),其他民生、建设、科研及政府维持方面的开支就要少很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还得另想他法。

  不过好在荷兰人已经允诺一旦东岸方面同意雇佣军队的话,他们会先期支付过三百万盾的资金用于前期筹备,包括人员的调动、食品的准备、物资的运输等等。而在抵达联合省后,荷兰省将每月支付东岸人每个营九万盾的的雇佣费用,且还会负担军人的食宿开支,条件是相当优厚了,等于是帮东岸人解决了一个很大的负担——无可否认,这也是执委会诸公同意6军扩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很显然打着战争期间由荷兰人帮忙养军,战后再行裁撤的主意。

  按照执委会和联合参谋本部达成的共识,未来一旦与荷兰人达成雇佣协议,那么新组建的四个营将驻守本土,以战代练,前往欧洲的只可能是老资格的八个混成营里面的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