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局势与移民实边(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相当广泛的利用。除此之外别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麦,固然也可以种植,但这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及更高的农业技术,是原住民们所不具备的,同样也是这些白人殖民者们有所欠缺的地方。”

  朱亮这话的意思已经相当清楚了,就是这么好的土地让文明水平低劣的印第安人来占有,真的非常不合时宜。这些野蛮人,种植在大多数场合仅仅是对狩猎和渔业活动的一种补充,且由于水平低下而对地力损耗严重,故他们不配占有这片土地。

  这种弱肉强食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大概就是移民实边行动的大规模开展了就在昨天,几艘千辛万苦从拉普拉塔河口开来的海军内河炮艇,在给伊瓜苏港拉来了宝贵的一百多吨物资的同时,也同样送来了三百多名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淮安府,少部分是东岸国内新成长起来的二代国民。

  这些人,其实就是伊瓜苏港的第一批垦荒移民了,他们今后就将在这片国家新开辟的疆土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将之彻底消化掉。他们将在葡萄牙人遗留下来的村庄和土地上耕作,然后附近森林——森林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能提供十分丰富的手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竹子、软木、韧藤等等,淮安府移民本身就颇多手工业者,这些原料正好物尽其用,使得伊瓜苏港能够尽快有所产出。

  “朱总指挥,我同意您提出的关于野蛮人不配占有这些肥沃土地的观点,那么您认为这些与文明世界隔绝数千年的原住民该如何处理呢?事实上我看过葡萄牙庄园里被释放的瓜拉尼奴隶,老实说,他们的健康状况很差,甚至远不如当初在西班牙人手下做事的克兰迪人。他们吃得很不充足,集体饥饿是普遍现象,几乎所有人都长期过着慢性营养不良生活。因此,即便这片土地相对较为富饶,可受制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印第安人仍然时常遭受饥饿的猛烈鞭挞,这使得他们极为瘦弱,人种也开始一代代退化。那么,这些瘦得像竹竿一样的人,对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他们大概连充当军夫都有些困难吧,更别说去铁路或公路建设工地上干那些繁重的活计了,他们会死的,肯定会!”黎达彦又问道。

  “他们在为我们修建完新的码头、新的灌溉水渠后,就将获得海外殖民地居民的身份,可以在南非、新华夏甚至澳洲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不是很好么?”朱亮反问道。

  “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安然抵达海外殖民地吗?”黎达彦问道。

  “这是他们拥抱文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朱亮理所当然地说道,说完,他一边朝前走,一边说道“走吧,去看看我们的新城市。”

  伊瓜苏港坐落在一处蓝花楹树林旁边,蓝色的花朵在微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