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争竞(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下游运走大量谷物、皮革、麻类纤维、烟草、水果、铁、羊毛等商品,可在哥萨克起义及波俄战争爆发的这十年以来,整个第聂伯河中上游完全被打烂,这条商路基本已是废了。

  不过高文刚等人并未打算彻底放弃,他们坚持认为,在打通克里米亚汗国、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国的关节后,利用当地发展起来的代理商,将来自东岸的布匹、烟草、蔗糖、酒类、铁制品、军火、染色皮具、高级蜡烛、肥皂、瓷器、纯碱、橡胶制品、高级面粉、马车及其零部件等商品输往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沿岸,然后进口奴隶、蜂蜜、铅锡矿石、石墨、硫磺、柳树皮等东岸需要的商品,相信贸易一旦展开,当地的原始自然经济将毫无抵抗之力,因为东岸人销售的多是其独有的或极具竞争力的商品——前提是寻找到具有实力的代理商,不然一切休谈。

  与第聂伯河相比,顿河的条件要差上不少——或许是三条河流中最差的了吧——该河航行较为困难,主要原因是河水较浅、浅滩较多,还经常容易改道。不过这条河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上游是俄国黑土区,粮食产量高,较为发达;中下游虽然是草原区,人口不是很丰富,但牲畜、羊毛、皮革、兽脂贸易也很频繁,民众不是没有购买力,且其还能沟通里海一带的阿斯特拉罕地区,进而辐射到更远的波斯、中亚一带,潜力还是不小的——19世纪初俄国控制整个地区后,顿河航运获得大发展,每年通行在河面上的平底木船、驳船、木筏子加起来近千艘,运输货物总价值超过800万卢布,这个年代即使不能和一百多年后比,但商业潜力也绝不能让人忽视,好好搞的话,一年挣个三四十万元应该还不成问题。

  更有利的是,代表俄国当局意志的商人鲍里斯已经多次来到卡法港造访东岸人了,他们迫切地想与黑海—亚速海进行贸易,无奈伏尔加河是内流河、顿河入海口在奥斯曼帝国手里,通商断断续续的,令人感到很不爽利。不过,或许在两国结束敌对状态后,这种尴尬的状态将能有所缓解吧——不管如何,俄国人通商的意愿是很强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三条大河中,下游控制在奥斯曼及其仆从国手里的多瑙河大概是短期内最具商业潜力的了吧。这条贯穿整个奥斯曼鲁米利地区——该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的大河航运条件极佳,两岸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且多控制在与东岸关系良好的奥斯曼帝国手里,对东岸人来说,只要找对关系、挑好代理商,那么这绝对是一条短期内就能见到效益的“黄金水道”。

  事实上东岸人通过多瑙河往上游一带输入商品已经很久了,这从布尔加斯商站每年的出货量就能看得出来,大量农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