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十九章 尘埃落定(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君最近也和陆军改善了关系。比如由陆军部长莫茗亲自发起的对热拉尔山脉间“不服王化”的瓜拉尼人的清剿行动,陆军部采购经理就经常来该厂采购各类肉食,但给价却不是很高,压款也压得比较厉害。这要换了一般的商人,恐怕早就嫌利润薄而不愿意做了(我卖给谁不是卖啊,卖到平安县去价格还要高不少呢),但邵元义却每次都尽量准备足陆军所需的数量,发货也“不稍迟疑”,令人啧啧称奇,现在就连莫大帅都记住了他这个人,私下指示下一阶段往热拉尔山脉建立定居点的时候,初期拓荒所供应的肉制品尽量向该厂采购。

  话说陆军干起事情来真是麻利干脆!自从大半年前与葡萄牙人签订了一个极为模糊的议界协定后,接下来几个月内他们始终维持着6000人以上规模的兵力,在热拉尔山脉间持续不断地清剿当地的瓜拉尼人,这既是为了瓦解葡萄牙人的统治根基,也是为了东岸移民大举进入此处而预做准备。而持续不断的用兵行动,其粮草耗费自然是极大的(因战斗烈度的关系,弹药耗费倒是不多),这令诸如大丰食品厂、平安罐头食品厂、牧草岭肉制品厂、临湖面粉厂等在内的企业营业额大幅度攀升,获利颇多——邵元义就是受益者之一。

  “前阵子关于北方战事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如今观之,应当已是大功告成、尘埃落定了,我大东岸又一次拓土数百里,可喜可贺啊。”邵元义一边招呼诸位客商们坐下,一边说着他打听来的消息“上个月,我去县里办事的时候,看到一艘船载了百来个南方过来的娃儿们,说是要去山后拓荒定居。那些娃儿们都来自东方这个天下首县,十七八岁的样子,坐在一起难掩兴奋,但纪律却委实不错,士气也很高,时不时还唱个歌儿啥哩,对,就是那首《团结就是力量》。我问这些娃儿们,为何不待在家里讨生活,须知父母在不远游,他们却告我家里有兄长照看,自己在家乡也不好谋生,因此便响应国家号召去山后新拓之地上定居,给自己及将来的子孙后代也挣下一份家业,这真是……”

  最近这些年国内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是越来越多,且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无继承权的非长子,即他们可能能从父母那里分一些浮财,但土地和房屋多半是没的了。这些人里面一部分够幸运的等到了分公地(即尚未开垦的荒地)的机会得以继续留在家乡生活,一部分则被家乡或附近地区新增就业岗位吸收,成了城市人口,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往往占到了一半左右)则报名参加各新建定居点的拓荒,以便分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邵元义刚才提到的那些娃儿们,多半就是了,东方县人口有四万多,几乎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