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 天赐之地(十)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钱,他们更在乎的是难得的投资机会。

  当然了,热那亚人没看到这里有土人,那是因为对岸贝岛上的东岸人三天两头便来附近捕奴(贩卖至南边的大庆盆地)。当地的土人文明水平极其低下,甚至还不如游耕的萨卡拉瓦人,举个例子就知道了,这些野蛮人种植水稻时不选种、不照管,完全靠天吃饭;养殖驼峰牛更是一塌糊涂,没有畜厩,没有牧场,肉、奶产量极低。面对文明低到这种程度的野蛮人,你就别指望龙虾港内的那些节操低下的捕奴者们会有什么恻隐之心了,他们早已将河口三角洲一带的野蛮人捕捉殆尽,然后贩卖到浑河、新莱河一带,从那里换取各类农产品——主要是粮食(当地很多自耕农以种植双季稻为主要营生)。

  “另外,我知道诸位最感兴趣的毫无疑问还是甘蔗这种经济作物。”马万鹏在大雨中故作潇洒地耸了耸肩,然后说道“从这里——泥水河向北一直到穿透密林流入大海的马哈瓦维河,这中间广阔的土地都能拿来种植甘蔗,你们可以在这里开辟出无数家甘蔗种植园,尽情地收割你们的财富。当然了,所有甘蔗最好都运至贝岛上的龙虾港进行精炼,然后再出口至外部地区。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泥水河还是马哈瓦维河,附近都无法修建大型海港,因此我们只能使用近海小船将产品运至龙虾港,那里能停泊远洋船只。反正贝岛离大陆连二十公里的距离都不到,近得很,一点都不麻烦。”

  东岸人最近几年虽然一直在贝岛上面打转,但事实上他们从未停止到对岸三角洲地带进行探索和考察。而几乎每一支派出的考察队都对桑比拉诺河口谷地的条件赞不绝口,这里地处因地壳下沉而扩大了面积的谷地,周围遍布森林的围场型高地使得这里不受雨季恶劣天气(主要是台风)的影响并常年保持湿润,这就给当地带来了极佳的农业经营条件——气旋少见或微弱、不断更新的火山岩土壤及河水携带的有机质使得土地肥力很高,可以说,河谷地这里除了热带司空见惯的湿热之外,几乎具备了一切吸引移民的因素,甘蔗、烟草、咖啡、可可、华尼拉、胡椒、芳香植物、油棕、剑麻、水稻、玉米、木薯,几乎什么都能种植,就和与其隔海相望的贝岛一样(贝岛是肥沃的火山岩土壤),更别提这里还有大量极具经济价值的树木(适合家具的、适合造船的、适合修屋的、适合做乐器的,各种树应有尽有)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了,说这一片是天府之地一点都不夸张。

  马万鹏一边讲解一边注意着这些意大利佬的表情,并不断和他们交流意见。在交谈中,他欣喜地发现,一些热那亚商人问得还是很仔细的,而这意味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