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2章 截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绍天二年,夏。

  莱州湾,朱以海在看着图纸,不远处,海边一片热闹,许多饥民因明军施粥放赈聚集赶来。

  喝完粥后,便听从安排帮忙修水寨。

  朱以海亲自画的图纸,计划在莱州湾掖水河口修一座水寨,就如同登州府城就是一府二城,府城既是县城也是卫城,然后还有一座蓬莱水城。

  相比起登州两城在一起,莱州府城掖县离海边还有十几里地,在掖河畔,朱以海打算守住登莱为北伐据点,莱州的城防便显得单调,于是他计划在掖河口仿蓬莱水城,也修一座水寨。

  不过这里没有蓬莱水城的地利,没法如那样能围一片小海在水城里面,更没有突出的山为守卫高地。

  不过明军有水上优势,所以水寨依然可行。

  也不用修的太过复杂,朱以海的图纸上是一座简易的海边棱堡要塞,为了应对清军围攻,特别是为了防火炮,此时早在欧洲流行了多年的棱堡,其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棱堡相比起传统中式城池来说,最大区别就是突出军事堡垒的防御性能,不适合做为居住和市场交易为一体的城市,但是单纯做为军事要塞防御性能很强。

  特别是应对火炮这方面很突出。

  棱堡有棱有角,最大特色就是他的三角堡、半月堡这些能形成交叉火力,实现无火力死角。

  一座简易的五角棱堡,就能使每个正面以及城墙上都具有最佳射角,每只角都具有延伸出的坚固棱堡,在满足最少施工量的前提下保障最基本的火力覆盖需求。

  棱堡御敌主要靠火炮。

  朱以海的这座五角棱堡,建在掖河口,一面是河,一边是海,这块地形犹如一个突出的三角。

  棱堡建在这里,得天独厚。

  搭配上土坡、壕沟,以及外围的半月堡,还能形成立体防御。

  一个五角主棱堡城,加上外围的五个三角堡,配上两道壕堤,就等于拥有了十座堡垒,且是交叉无死角的火力覆盖。

  以现阶段清军的红衣大炮,就算是六七千斤的重炮,也很难有效破坏城墙。

  能屯驻不少兵,架设许多火炮,易守难攻,问题是这种棱堡,其实也不难修,甚至简单点外面用木头打桩围,里面填土都是可以的。

  现在朱以海架起粥棚,无数的饥民前来,每人喝两碗粥,便可以开始帮忙干活了。

  为了发挥水师的优势,朱以海还在棱堡的河、海两边,设计了码头,海上甚至也修了木头浮城平台。

  “陛下。”

  御营总参军陈潜夫过来拜见,“博洛率一万人马,正自徐州北上。”

  “走的哪条道?”

  朱以海让侍卫取来一张地图。

  “从徐州奔沂州,看来是要经沂水,过穆陵关抵青州。”

  朱以海比对地图,这是山东四条主要通道中的一条,当年刘裕北伐灭燕,就是经此道。这条路优势在于较近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