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5章 归化民,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人(第一更,求订阅)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很让人羡慕啊!

  置身于吴淞口,看着远处的炮台,酒井忠清的目中充满了羡慕之色。

  让他羡慕的并不是炮台,而是炮台附近正在跑步的明军,他们一个个看起来是如此的强壮,无不是显得高大威猛,以至于当他们从眼前经过时,身高只有一米四的酒井忠清只觉得自己就像个孩童一般。

  “要是日本的军队,也和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酒井忠清忍不住惊叹道。

  “是啊,那样的话,我们肯定能击败胡虏……”

  路边传来的日语,引起了一名军官的注意,他疑惑的打量着这几个倭人,然后疑惑道。

  “倭人?”

  然后那名军官随口崩出一句日语,他的话语当然也传到了酒井等人的耳中。

  “这个天朝军官是日本人!”

  酒井等人惊喜道,他们早就听说在明军中日本人,但从来没有遇见过他们。

  其实在大明,生活着不少日本人。

  比如当年在收复大员时,就有数百日本人倒戈,这些人后来就成了平虏大将军麾下的“外籍雇佣兵”,再后来,随着与日本贸易的开展,又有上万日本浪人来到大明,这些精于日本剑术的浪人也就是大明外籍佣兵中赫赫有名的“拔刀队”。

  在南洋以及天竺“拔刀队”的名气之大,甚至让土人为之闻风丧胆。其实,说白了,所谓的“拔刀队”不过只是大明以及诸侯开疆拓土、镇抚土人的廉价雇佣兵而已,他们之所以悍勇杀敌,也是为了归化成为明人。

  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数万“拔刀队”成员在南洋、天竺归化成为明人。但只有少数幸运儿,归化成明人后得已生活在天朝本土。

  大山岩就是其中之一,他已改汉姓,姓李,叫李大山。

  按照“归化法”的规定,夷民想归化为汉民,必须拥有汉人姓名。不过这种归化往往发生在南洋、天竺的诸侯国,在大明本土,则少之又少。

  不过,大山岩不同,当年在热兰遮城起事,归复大明后,改名为李大山的他,就随着明军南征北战,而他麾下的一千余名部下,无一例外,全部给自己改了名字。他们大都姓李,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唐朝的推崇。

  和每个生活在大明的“归化人”一样,李大山对大明的崇拜也是发自于骨子里的。

  甚至在见到自己的“同胞”时,他的神情中也充满了骄傲。

  当然,更多的是得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得意。

  不过,贵为大明千户的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机会再见到他那些“愚昧”的同胞了。毕竟,除了倭婢之外,现在已经很少有倭人来大明。其实,他之所以会说上两句日本话,就是为了引起这些人的注意

  酒井忠清等人已经走到他的身前,毕恭毕敬的鞠躬道。

  “阁下,请问你是日本人吗?”

  神情傲慢的李大山,只是微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