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6章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佚篇)_黄帝内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帝问曰:天元九窒,余已知之,愿闻气交,何名失守?

  岐伯曰:谓其上下升降,迁正退位,各有经论,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是故气交失易位,气交乃变,变易非常,即四时失序,万化不安,变民病也。

  帝曰:升降不前,愿闻其故,气交有变,何以明知?

  岐伯曰:昭乎哉问!明乎道矣。气交有变,是谓天地机,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又有五运太过,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运抑之,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运抑之。于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作如此之分别,即气交之变。变之有异常,各各不同,灾有微甚者也。

  帝曰:愿闻气交遇会胜抑之由,变成民病轻重何如?

  岐伯曰:胜相会抑伏使然。是故辰戌之岁,木气升之,主逢天柱,胜而不前;又遇庚戌,金运先天,中运胜之,忽然不前,木运升天,金乃抑之,升而不前,即清生风少,肃杀于春,露霜复降,草木乃萎。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脚节皆痛;久而化郁,即大风摧拉,折陨鸣紊。民病卒中偏痹,手足不仁。

  是故巳亥之岁,群火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又厥阴未迁正,则少阴未得升天,水运以至其中者,群火欲升,而中水运抑之,升之不前,即清寒复作,冷生旦暮。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间作;日久成郁,即暴热乃至,赤风瞳翳,化疫。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

  是故子午之岁,太阴升天,主窒天冲,胜之不前;又或遇壬子,木运先天而至者,中木运抑之也,升天不前,即风埃四起,时举埃昏,雨湿不化,民病风厥涎潮,偏痹不随,胀满;久而伏郁,即黄埃化疫也,民病夭亡,脸肢府黄疸满闭。湿令弗布,雨化乃微。

  是故丑未之年,少阳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又或遇太阴未迁正者,即少阴未升天也,水运以至者,升天不前,即寒反布,凛冽如冬,水复涸,冰再结,暄暖乍作,冷复布之,寒暄不时。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以久成郁,即暴热乃生,赤风气肿翳,化成疫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

  是故寅申之年,阳明升天,主窒天英,胜之不前;又或遇戊申戊寅,火运先天而至;金欲升天,火运抑之,升之不前,即时雨不降,西风数举,咸卤燥生。民病上热喘嗽血溢。久而化郁,即白埃翳,清生杀气,民病胁满悲伤,寒鼽嚏嗌干,手坼皮肤燥。

  是故卯酉之年,太阳升天,主窒天芮,胜之不前;又遇阳明未迁正者,即太阳未升天也,土运以至,水欲升天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