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1章 看着吧_我的逍遥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房改完成之后,房地产全面进入市场化,从03、04年开始,各地的房价已经有了起飞的势头。

  最明显的,无外京沪等一线城市,滨海作为沿海的二线城市也有了明显的势头。

  众音当初在滨大附近购入二十几套房产现在的价格几乎已经翻了一倍。

  老杨的三家饭店因为也都是自己购入的,单纯从固定资产上去算,就算他这几年一分钱没赚,光靠房产的增值那也是赚大了。

  有时候老杨都戏称,现在把杨记一关,他就是单纯吃三套网点门面的房租也够吃够喝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耿晨曦又怎么可能放弃?

  “大江还需要再摔打摔打。我放手让他去管,就是希望他可以早点独当一面。”耿晨曦认真道:“这也是爷爷的意思。”

  “嗯,我还以为你真的想转行了呢。”

  “怎么会呢?咱们之前不都研究的很透了嘛?再说,现在爷爷也认可了,你当初说的一点都没错。”

  几年之前,当杨林还仅仅是个大一学生的时候,就耿晨曦想要在滨海投资的问题,杨林就跟她分析了一番房地产的优势。

  当初国内经济紧缩,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必须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单纯的刺激消费,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从根本上并不能改变深入人心的消费观念。

  真正想要让老百姓掏钱去消费的,最简单的还是从衣食住行这四大生活基本要素上考虑。

  但是,衣和食的单一体量都太小,记得有句老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单纯一句话就不难看出勤俭的老百姓对穿衣上的保守。

  至于食……过过苦日子的五零六零年代的人,还达不到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地步。对他们来说,能饱肚子的,就是好饭食。

  于是乎,住和行就成了相对最佳的着眼点。

  早一辈的人,有单位福利分房,可到了八零后这一代,就只能靠自己买。

  只是,任何事情以及决策都是有两面性的。

  房产改革在国家层面有着积极意义,刺激消费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好转。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套房子基本掏空了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口袋。

  但现实往往就这样的残酷,或许唯一能聊以自藉的就是——国家能繁荣,有我出的一份力。

  至于耿晨曦这样的地产商,这会儿无疑是春天的到来。

  滨海市政府进入04年开始,对于土地的审批流程不仅简化了不少,速度也快。

  像鑫江这样有资质,有经验的地产商,本上就很受政府部门的信任,加上大江跟土地局领导的私人关系,鑫江在年初就拿了不少地,而且大江在拿地之前,也征询了杨林的意见,他认为好的地块那就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他认为可以放弃的,就算价格再合适,大江也不屑一顾。

  “错不错的不重要,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