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玄门两宗_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东宫用了久违的晚饭之后,朱瞻埈便带着孟青鳞返回了自己的王府。

  朱瞻埈回京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关注,甚至于他打个喷嚏都能让整个南京城里无数人睡不着觉。

  除了太孙党和郑王党之外,那些修真者自然也在关注这位已经被好事者起了个“当世第一仙”的名头的惟一一位在世仙人的一举一动。

  然而朱瞻埈的种种行为,都让这些修行者很是摸不着头脑。

  在传统修行观念当中,修行是需要避世的。

  红尘俗世纷纷扰扰,诸多挂碍无益于修行,所以修行者才会寻访名山大川人迹罕至之处,结庐修行。

  这种说法不能算错,因为在名山大川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更能获取天地灵气的做法,避开世间纷扰也确实可以更专心的修行。

  但对于朱瞻埈这样借助国运在修行的人来说,完全的避世就不可取了。

  然而这一点对于如今大明的修行者们而言,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的。

  不过不理解却不代表他们能够置喙,毕竟这是当世唯一的在世仙人,他的一举一动必定大有深意,看不懂是你悟性不够,参不透仙人的真意。

  然而面对一位在世仙人,对方还是朝廷的藩王,一众修行者显然也不可能就靠猜来推测他的想法,该登门拜访的还是少不了。

  考虑到这是位在世仙人,本身又是藩王,位高权重、身份尊贵,谁去拜访他也成了修行者们讨论的重点。

  这当中最积极的当属龙虎山,毕竟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剥夺了龙虎山天师的尊号,虽说后面册封龙虎山张家为正一教主,可教主哪有天师听起来有派头?

  于是乎张家人也就上蹿下跳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事情,想办法把张家天师的尊号再给捞回来。

  有人积极,自然就有人反对,比如佛门对此就比较冷淡。

  毕竟朱瞻埈是仙不是佛,仙道大昌,那衰落的可不就是佛门了吗?

  然而佛门也不能说自己不参与,毕竟真要是不和朝廷合作,那等待佛门的必然是被道门赶绝。

  真别以为道士们都是清静无为的好好先生,当年两晋时期道门伐山破庙清理天下淫祠野祀的时候,那杀性可不是一点半点。

  现今流传的道士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大多都来源于这一时期,当中真被斩了毛神可不在少数。

  所以纵使佛门不愿意,也还是在尽力争取拜访朱瞻埈这位在世仙人的名额。

  除去这玄门两大宗之外,北方的道门此时也站出来表示自己需要拜会仙人,领悟仙家真意。

  北魏时期,天师寇谦假托老君之名,改良的五斗米道,因为其在北方传播,又将龙虎山天师道称之为伪法,于是这道门便分裂成了南北两派。

  加之这一时期南北分治,北方道教得到了北方朝廷的承认,于是乎道门也就有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