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五节 正气歌_三教九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五节正气歌

  李易苏媚正说话间,那小家伙突然将眼睛睁开,一双乌黑的眼珠滴溜溜的在李易苏媚身上转动着,煞是惹人怜爱。

  小家伙摇摆着身子站起来,凑着鼻子彷佛嗅到了什么味道般,循着那味道便颤巍巍的来到了李易的身边,伸出小舌头在李易先前被麒麟刺出一点鲜血的手指上舔着,一边“呜呜”的很是亲热的叫着。

  感觉着指尖上面温润的痒痒,李易暗道大约是因为麒麟将自己的一滴鲜血印在了小家伙的额头上,如今小家伙误认为自己与它是血脉相连了,这么一想,李易隐隐有些心酸,算起来这小家伙与自己一般都是个孤儿啊,不同的是,自己被师傅郭不守收养了,而小家伙却是被自己收养。

  李易将小家伙一把抱起,摩挲着小家伙的脑袋,小家伙乖顺的很,安详的靠在李易的怀中。

  见得李易与小家伙如此相得,苏媚心中颇有几分感动,突然间苏媚看见小家伙方才呆过的石碑上似有一物,顿时奇道:“小道士,快看……”

  原来那里有一本装订好的古朴小书,依稀见得封面上写着《孟子》两字,石鼓书院以孟儒传世,奉《孟子》为典籍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本《孟子》怎么会出现在浩然正气阵中?

  李易疑惑着将《孟子》拿起,翻开一看,书的页面已经发黄,很有些年代了,不过也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麒麟不是说将浩然正气阵与小家伙一起托付于我么?难道浩然正气阵不是记载于这本书中?李易细细的将《孟子》翻了几遍,还是无甚发现,在云山别院的阴阳石上,李易首读《论语》与《道德经》,次读《孟子》与《庄子》,可以说对《孟子》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李易无奈只得将《孟子》收好,继续的查看起那块石碑来,一看之下心神俱震,暗道一声对了。

  原来在石碑的顶上刻着一首小诗,却是南宋末年大儒文天祥的一首《绝命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绝命词》的旁边尚有一行注释,曰:宋度宗咸淳十年,大儒文天祥公任湖南提刑,进驻衡州,与时任石鼓书院山长戴溪公甚为相得,石鼓书院浩然正气大阵便为文天祥公与戴溪合力所创也!

  吾生平最敬文天祥公,此石鼓书院存亡之机,吾焉能苟且偷生于世?然文天祥公与戴溪公传下之浩然正气阵不能从此失传,吾特将之录于文天祥公所做《正气歌》中,留待有缘,万望习得者勿要忘记文天祥公与戴溪公之浩然正气。

  这段话下面落款孟浩然以及日期等,想来是百年前孟浩然死节时所做。

  李易肃然起敬,没想到浩然正气阵乃是文天祥所创,文天祥二十一岁便中状元,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