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5章 机器探查盲区_上医至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让青年还未愈合结实的骨伤再次断开。

  还有,老标本楼的隔音手术室、隔音检查室的隔音效果,要比床车更好。

  余至明做出决定道:“现在就把人送去老标本楼的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

  周沫喊来两名护士,心翼翼的把青年抬上转运轮床……

  近半个时后,昏迷不醒的青年被顺利转送到了老标本楼地下三层的隔音手术室。

  余至明再一次对青年做起了检查。

  这次检查重点,是大脑。

  为避免干扰,整个手术室内就余至明和昏迷青年两人。

  在隔音手术室的静音环境中,余至明除了探查效率,探查精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他能够探查到大脑浅层一毫米直径血管的血流情况。

  十几分钟后,余至明还真有了发现。

  在昏迷青年的脑干浅层部位,他发现两根直径约一点五毫米的动脉血管,血流速度相比其他血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缓。

  进一步探查发现,这两根血管是受到了几个一二毫米直径不等的水泡挤压。

  医院使用的常规ct,一般只能探查到五毫米已上的大脑异常物体。

  而常规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探查精度,更好一些,能达到三个毫米。

  这只有一二毫米直径,且不容易区分的水泡,正好处在了机器探查的盲区。

  至于治疗,也相当容易。

  余至明和路荣钧述了一下,征得同意后,让护士找来了一根直径只有零点五毫米的细穿刺针。

  这样细的穿刺针,对大脑造成的损伤就相对有限了。

  且,还只是脑干的浅层部位。

  自信的余至明没有喊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以防万一,直接动手做起了穿刺。

  每一针刺下去,就有颜色近乎黑红的液体顺着穿刺针流了出来。

  在余至明做完穿刺,对穿刺伤口做消毒处理时,耳边忽然响起了沙哑低语声。

  “疼疼……疼……”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