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2章 文化差异_英伦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2章文化差异

  两天后。

  波士顿唐人街。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内琳琅满目,灯笼摇曳生姿,散发出华人聚居区独有的氛围。

  空气中混杂着污水的臭味和小吃的香气,刺激着行人的鼻腔。

  陆时和古德曼穿过人群。

  以往,看到美国人,这里的居民都会多看两眼,

  但今天不同,

  因为有《大佬》上演,相对封闭的唐人街迎来高光,许多美国人来此,

  注意到陆时的目光,摊主叹气,

  “唉……”

  摊主撇撇嘴,低声对陆时说:“鬼佬什么也不懂!咱这肠粉,多少人排队候着吃、抢着吃,甚至被称为‘抢粉’。给他吃了,真是牛嚼牡丹,白瞎!”

  这部戏,因为最后的尾声升华了。

  再就是讨论剧情,

  因为中国戏剧经常在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表演,戏子表演和观众聊天几乎同时进行,所以也没有特别严苛的“纪律”要求,只要不贸然离场就可以。

  陆时大口朵颐,吃得“啧啧”有声。

  有人离场。

  两人接着朝剧院的方向走,

  身边时不时有美国人的马车经过,溅起一片泥水。

  两人又将注意力移回了舞台上。

  中国戏剧有叫好文化,甚至有一套规矩,

  比如,

  最前排的司徒美堂率先鼓起掌来。

  陆时纠正:“不只是对话,还有部分后期加工的文字,例如年代、地名、人物介绍。这些都可以在字幕中出现。”

  听司徒美堂的意思,《大佬》竟然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写?

  这合理吗?

  有几个回头看看,似是想抱怨,但看到那些华人观众一见堂会火拼剧情就兴奋的模样,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见他长久的沉默,摊主苦笑,觉得自己问得多余,

  “当我没问罢。你都跟鬼佬混了,堂口什么的,确实没甚必要。”

  他们理解不了。

  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多时,他就彻底代入剧情中那个大佬的角色中去了,

  焦头烂额地堵窟窿、

  什么都有。

  当然,他们的声音不大,

  华人观众们议论,

  “这戏也太离谱了吧?”

  原本是看戏曲的那种精致的小园子,场地中央摆八仙桌和椅子,戏迷们一边喝茶嗑瓜子,一遍看戏。

  为了适应新戏剧,剧院新翻修过,

  “多谢。”

  陆时有些无语,

  忽然,剧院传来淡淡的啜泣声,并且越来越多。

  摊主翻个白眼儿,说道:“既然是你老板,那你特么让他拽什么英语啊?你替他说不就完了?这里可是波士顿!”

  古德曼也爱凑热闹,拉着他往旁边的肠粉铺子走,

  他无法接受!

  摊主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件事其实是老罗斯福自发做的。

  短短两分钟,

  司徒美堂却仿若窒息。

  摊主咋舌,开始拉动那些抽屉式的蒸笼。

  逢高腔长腔叫好、经典唱段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