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成果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成果

  陈冀生的要求很过分,陈处直接不加理睬,而老邱却眨着眼睛,看向了安总工。

  显然陈冀生的话,只是对陈处而言是开玩笑。

  对老邱跟安总工而言,却并非不能立马开始。

  见老邱跟安总工在做眼神的交流,陈冀生的脸色一喜。

  直接就给了老邱一个眼神,这俩肯定是有私货。

  “陈处,石钢那个文件做好了吗?

  这是提高石钢工人积极性的手段,你那边抓紧。”

  因为克虏伯译本的事儿,陈处还真是把文件的事儿给耽误了。

  一个行政文件,对陈处而言真是小事儿。

  资料译本目前对石钢极为有利。

  跟东北的鞍钢不同,石钢的前身是民国的龙烟铁矿公司。

  用的技术是美敌的,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一号炉的容积四百立方,一炉出铁二百五十吨。

  这个量是鞍钢一号二号炉合在一起的产量。

  只是目前的技术有点落后,单炉的时间比鞍钢长得多。

  这也是石钢准备大修一号炉,除了炉体损坏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了。

  西方的技术算是一脉相承的,一号炉的耐火材料,跟克虏伯资料上的几乎一致。

  这让看译本的陈处三人兴奋不已。

  这些克虏伯的资料,无论是时间节点,还是技术先进程度。

  都是目前的石钢所迫切需要的,而且也极大的降低了改造高炉的风险。

  不同技术之间的改造,风险自然极大。

  一脉相承的同种技术改造。

  只能算是高炉正常升级,几乎是没有风险的。

  这样的重大发现,自然比一份行政文件要重要的多,陈处因此也就耽搁了。

  “行,我这就回部里,今天还赶趟儿。”

  如今部属的直管领导也很接地气。

  陈处做事是干练的,嘱咐了一下老邱跟安总工保密事项,就匆匆离开了。

  留下陈冀生三人,默不作声的瞪眼贼笑。

  “陈组长,这资料就是给石钢准备的,转炉还差了一些,高炉的图纸基本一样。

  耐火材料配方也差不多一样,都说一号炉是美敌的技术,怎么跟德国技术一样呢?”

  转炉的改造与高炉还略有不同。

  转炉的技术要求高一点。

  而高炉的大修,有了技术,差不多就是瓦匠活儿。

  虽说没有直接的译本,但安总工已经有了高炉改造的大体方案,十五天的预估时间。

  与之前三十到五十天的时间相比,又是最少一半时间的提速。

  这个对老邱来说可是大欢喜。

  “西方技术差不多相通。

  近些年才慢慢的有了各自的体系,美德算是一脉相承,大差不差也算正常。

  转炉的改造还缺什么?

  高炉的改造,时间不定,转炉不一样,算是另起炉灶,两不耽误的。”

  一个高炉的寿命,现在大概在十年上下,虽说各钢厂的高炉大多老旧,但凑活用是没问题的。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