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语言天才(下)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语言天才(下)

  听了三弟陈冀生的话,陈宝红的嘴角有了笑意,这个她还真是拿手,有其他人没有的优势。

  看着身边快速划过的景象,陈宝红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终于可以做点儿有用的事儿了。

  有了陈处做后勤,李怀德那边也给门卫打了招呼,车一直开到了隔离区的门岗才停下。

  陈冀生在门岗领了自己的保密工作证,还有姐俩的临时通行证,看了一下,只是当天有效的。

  如果翻译也能做的这么密不透风就好了,一路走到了主车间,李工、老钟、李怀德都在。

  显然克虏伯的资料,也被并入了太拖拉的项目之中,不过这也是暂时的。

  随着资料的增多,太拖拉项目,一定会被反包,因为克虏伯的资料里,不仅仅是钢材的资料。

  现在发现的就有炮钢、坦克的一些图纸,反包只是时间问题。

  “陈组长,我帮着两位翻译改了一下译本,你看一下?”

  李工的称呼,代表他跟陈处和老钟交流过了,有了李工加入,译本肯定会专业不少。

  “先不用看,这是我二姐陈宝红、小妹陈雪。

  二姐、小雪,你们各自找一份资料翻译一下。

  李工,你们也继续,对比一下,看看能不能有通用的翻译方法。”

  李工的提议被陈冀生拒绝了,这是看本事的时候,一切以译本的准确度作为参考的标准。

  李工那边,大致跟翻译对了一下,找的都是跟轧钢厂有关的资料,这样的安排也算是一举两得。

  李工参与翻译,陈处要盯着资料,就剩老钟、李怀德跟陈冀生闲在了一边。

  看了一会儿,老钟也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材料,递给了陈冀生,说是太拖拉前期的资料汇总。

  接过汇总材料,陈冀生也找了一张办公桌,开始看了起来。

  太拖拉项目,前期的干货不多,无非是测绘跟预组装。

  测绘没出什么问题,预组装的问题就多了,汇总材料里面不仅提到了车桥,还有各种螺丝的型号及精密度问题。

  螺丝的型号问题不大,取个一致性就好,但精密度的问题不小。

  按照贝利埃的图纸,轧钢厂很难加工出同等精度的螺丝。

  这也不是轧钢厂一家的问题,各家重汽也存在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有一个,就是放大公差。

  问题的根本,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没有足够精密的机床,这是硬伤,没有机床很难靠人工保证精密度。

  高精度的机床,国内也不是没有,但数量很少,还多半在给西北服务,普通工业没资格用。

  想到这个,陈冀生也揉起了眉心,机床可以有,但钱是个问题。

  精密度稍高一点的机床,少说也得上万美刀,大型的精密机床,动辄几十万美刀。

  现在的外汇,多半用在钢铁、化工、纺织领域了,美刀绝对属于紧缺物资里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