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章 再临港城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再临港城

  有了史老三人诊脉开方,两节车厢里的气氛也融洽了不少。

  第二节车厢这边,也经常有操着蹩脚港普的人,过来找合适的藤箱,折磨人的圈子也在不断的扩大。

  老杨这些人来找箱子的时候,陈冀生也大概看了十几个箱子,书画瓷器,多半都是前清的。

  许多书画的作者,陈冀生没听过,毕竟术业有专攻,但大体看上去应该是不错的。

  瓷器多半是有款的,官窑与否,陈冀生一样的不清楚,但许多瓷器,看着跟新的没什么两样。

  这些不是假货的话,应该都是精品,藤箱里面还有不少的玉器,这个陈冀生多少还知道点儿。

  粗大明的玉佩、玉簪,有一个箱子里,整整半箱,弄得箱子至少有两百斤的重量。

  玉佩现在用途不多,但玉簪还是可以用的,挑了几根顺眼的,陈冀生就拿给了大姐大。

  总体来说,这波古玩的质量算不错,数量更是不错,如果瓷器里多点官窑精品,大几十亿轻松的很。

  火车一路不停,后半夜的时候,终于挂到了一趟货运列车的后面,结束了专列的旅程。

  接下来的几天,只有过桥的时候,陈冀生认出了是南京的江桥。

  过了桥,天气就有些潮热了,好在车窗是可以打开的,一路吹着潮热的风,也算是降低了暑气的侵扰。

  火车基本一路不停,偶尔换车的时候,才会停上一个或半个小时,实在没有过路车。

  三节车厢又会成为专列,由单独的火车头拉着,赶去下一个蹭车的站点。

  四天一夜的时间,在傍晚时分,陈冀生又从空气里闻到了海风的气味。

  这四天一夜,他多少也有点煎熬,一直玩点四五,路上颠簸的烦恼少了,但下三路的煎熬却多了。

  车上一来是不方便,二来大姐大总归是要明媒正娶的,太过分也不好,所以陈冀生就憋住了。

  第三天的时候,史老偶尔投来玩味的目光,老家伙虽说七老八十了,但还没有昏聩,眼光还是锐利的。

  蹭的火车停了之后,又换了一个车头,差不多一个小时,又来到了熟悉的那个车站。

  上次弄太拖拉,陈冀生可是没少在这挥洒汗水,回京的路上更憋屈。

  熟悉的站点,熟悉的人,这次的徐连长,主动过来敬了礼,显然上边是有交待的。

  “徐连长,还是跟上次一样,我们今晚就过去。

  这位史老,跟车上的东西你们要弄回去,这几天最好转运到边界检查站附近。

  东西运过去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军车,牛车最好,即便用了军车,旁边也要赁上几架牛车做摆设。

  东西一定要防潮,任务的事儿,我就不交待了,你这边应该有命令。

  史老的行程,咱们还在检查站三公里外接头。

  水跟吃的准备一点儿,我们吃点儿东西,马上就走。”

  见到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