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街道办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街道办

  拿着饭盒、拎着面口袋出了食堂,陈冀生回到后勤楼的办公室,走廊里依旧没人,用老宋给的钥匙开了门,整理了一下后勤送来的东西。

  将办公室能用的留下,其他的一股脑送进了仓库,就这么一堆东西,用自行车得驮两趟,太繁琐,反正现在没几个人认识自己,办公室也没人,连糊弄都省了。

  带着厂子开的几张条子,里面有落户口跟粮食关系的,也有分配倒座房的,这些都需要陈冀生自己到街道办签字盖戳。

  推着自己的大国防,在门卫亮了一下崭新的工作证,双手空空如也的陈冀生,没经过什么搜身检查,很顺利的通过厂民兵把守的大门。

  街道办在哪?陈冀生不清楚,但也不想在厂子里随便问,出了厂门没多远,还是按照早晨陈小宝指的路,一头扎进了巷子里,路况还是要熟悉一下的。

  七月天的中午街上还是热浪蒸腾、人迹全无,依照陈小宝的说法,陈冀生又一次在巷子里迷路了,还是有点失算,这次不是早晨人来人往,连个问路的都找不着。

  一路磕磕绊绊,记住了一些巷子名,最后无奈上了大路,发现还是在北新桥附近,看来还是需要一幅地图。

  买地图要到书店,新华书店没找着,却走到了北新桥供销社,想着自家老妈在街道办的关系,陈冀生想着送点什么东西,就进了供销社。

  进去之后,倒没像南锣那次挨骂,但购物过程也不是很愉快,售货员爱搭不理不说,饭盒什么的都要工业票,临时也没准备,只能随便买了四个不要票的坛子。

  自行车把上用麻绳挂了四个坛子,陈冀生才知道没有塑料袋的生活很别扭,一路叮叮当当不说,还得小心翼翼,生怕用力过猛打碎了坛子。

  好在现在的四九城开发不多,有的巷子里还有空地,上面长着野草,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薅了几把青草,给坛子们做了防护。

  又从储备库里弄出了一个带弹簧盖的马口铁桶,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洁白的牛油,仔细看了几眼近一米高的铁桶,上面什么字也没有。

  自己的储备仓是哪国的,陈冀生也不清楚,米、面、肉、牛油、猪油、小麦、燕麦、盐、糖仓库里有英文标,有些还没仔细看,大概率应该是美敌的货,只是具体到单品没有标记,有些让人费解,不过省了自己很多的麻烦。

  将凝固的牛油用搪瓷盆弄到坛子里,好在天热、坛子的温度也高,牛油进了坛子就软化了,不然一坛子零零碎碎的牛油碎块,送人也不好解释。

  扫了一眼周围,四下还是没人,也是,一个荒废了的宅基地,七月天的中午,有人才怪了。

  同样的操作,又弄了两坛猪油,仓库里自己的东西太少,坛口落了油渍,没法子只能用新发的毛巾擦了擦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