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番外篇:咱们不缺公主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宾相当多,但具体到了什么地步,徐景昌也不算清楚。

  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几百个公主,你这不是扯淡吗?

  “爹,你听我给你算算……琉球王室都迁过来了,光是在京读书的子弟就有十七人,其中女子五人,安南宗室二十人,女子八人,朝鲜那边也有十几个……再说倭国,他们遍地诸侯,如果算上这些诸侯的女子,光是倭国就有上百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徐景昌貌似也想起来了。

  这事还是他当初的一条国策。

  因为随着大明不断用兵,诸多小国部落,臣服大明。

  这时候就需要有个表示……有人就说了,按照春秋战国的规矩,需要送交质子,表示臣服。要是违背承诺,就先宰了你的宝贝儿子。

  秦始皇在继位之前,就曾经当过质子,算是很悲催了。

  有人还提出相反的建议,在唐朝的时候,也有公主外嫁的案例,把对方的首领变成大明的女婿,有了这一层的姻亲关系,也可以保证太平。

  徐景昌当通政使的时候,是严厉批评了这两种看法。

  质子之说,那是把大明朝变成了水泊梁山,太没有格局了。

  至于公主外嫁,还是把国家大事当成了家庭琐事,完全不靠谱、

  徐景昌拿出的方案是,要求臣服部落国家,派遣宗室贵胄的后辈,前来的大明读书学习,其中特别规定,一定要让女子过来。

  这一点还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男孩子有用,女子也能当人质,左右国策?

  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徐景昌对此是嗤之以鼻,鼠目寸光,也就能看到这点距离。

  招募女子读书可不简单。

  当下的大明,由于纺织、成衣等行业发达,女子务工非常多……女学也应运而生,入学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这就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气,身在大明,女子可以读书、可以经商,甚至可以当官。每到节假日,街上都是花枝招展的女孩子。

  这让许多蛮夷之国,想都想不来。

  虽然蒙古诸部的女子地位也颇高,但归根到底,是劳动力匮乏,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罢了……

  像大明这种,那是做梦也不敢想。

  所以那些来大明读书的女子,彻底打开了视野,增加了见闻。

  她们之中,大部分都赖在了大明,舍不得回去。

  而回去的那些,也等于把大明的风华带了回去。

  任何一个公主贵女,都是最好的时尚风向标,当她们穿着大明的服饰,戴着来自大明的珍宝,回去说话一嘴大明腔,还精通茶道,音律,能唱小曲,立刻就收到了当地的追捧。

  要是会念论语,知道史记,能讲华夏掌故历史,那简直就是活神仙了。

  就算那些瞧着徐景昌难受的朝臣也不得不承认,定国公这手太高明了。

  一个地方和大明的贸易额,跟多少个归国留学生成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