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分家与合家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我们的教学讲义还是摘抄日本的,植物标本也是用他们的动植物代替我们的,到了农场实习阶段也不过是播种、除草、施肥等简单工作,对这片土地了解甚少。”

  “我跟你是一样的感受,这也是当初一心要取缔农学的原因。”蔡远裴满脸沉重,表示赞同:“教者缺乏实地之经验,故不得不空袭东西之旧说,国内又绝少农事之研求,足供教材之选择,故不得不翻译国外之课本;学者亦毫无真实之目的。只求进身之阶梯,故实习则敷衍塞责,谋业则困难倍多,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有来由矣。”

  话锋一转,蔡远裴踱了几步转过身来,微笑道:“病因是找到了,不知道你这位医生有没有良方去医治它?”

  程诺思索片刻,便将那日与郭守春的讨论结果说出来,积极向西方院校学习,提议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综合办学体制,尤其是推广的重要性,承担起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这边说着,那边记着,等程诺说完,蔡远裴这边也记完了,随即在封皮上写上《北平大学农学改革方案》。

  程诺有些吃惊,办农学本来就是一件既费时又费钱的事,如今北平大学不把学科取缔,已经是非常高兴了,但现在看样子好像真把他说的全部落实。

  “蔡公,北平大学的农学改革莫不是都按照我说的来吧?”

  “这怎么可能,一门学科的改革可是件大事,具体方案要等我修改,再拿到教授评议会上审阅才能做下决定。”蔡远裴摆摆手,笑道:“不过,我认为你的改革方案非常科学,大体上都按照你说的来。”

  这份方案都是后世各农业院校摸索了几十年后才走出来的路,程诺不担心推进下来会出什么差错,但真要落实花的钱可就不少,好奇道:“蔡公,农学是一件既耗时又耗财的学科,尤其是改革后,势必要花上更多的经费,北平大学承担起来会很有压力。”

  蔡远裴整理着手边的稿子,哈哈大笑:“这正是我三番两次想找你的原因,刚好你回来了,要不然错过这个时间窗口,无论如何农学改革也做不起来。”

  “您是说”

  蔡远裴指指上面,程诺很快就心有领会。

  “段琪瑞请大总统与德国断交,但他以事关重大,还需慎重,必须经国会批准为由给拒绝了。段于当晚就辞去总理一职离京赴京,双方矛盾激化,如今正到处拉拢各方,而我们北平大学正是其重要目标。”蔡远裴坐下来,继续解释:“此时提出要求,即便不能全盘同意,也能另划出一笔经费。”

  程诺叹了口气:“美日压力下,断交已成必然。但国难当头,公家却仍在党同伐异,令人不耻。有这种手段谋取经费,也是无奈之举。但蔡公是否考虑过,此事过后他们会诘难于您。”

  “教育是百年大计,个人得失算不了什么。”蔡远裴丝毫不放在心上,微笑道:“倒是致远你啊,偷偷做了件大事,成立科学院怎么不通知我一下,给你捧捧场。“

  程诺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名单上是邀请了十几个人,可因为经费问题只让他们到场了几个人,剩下的都等着卖完专利筹钱后再过来,只有框架而没内容。

  “蔡公您这就说笑了,只是几个还热着血的伙伴凑在一些,干些实事罢了,等正式成立了一定叫上您。”

  蔡远裴笑笑,眼镜上闪出一道光:“其实不用等哪天,时间不等人,不如先请他们来北平大学兼职。”

  “这”程诺刚想说话就被打断了。

  “农学改革,你也说了那么多问题,靠以前的老师肯定不行,科学院是不是得支持一下。”

  程诺仔细想想,能和北平大学合作也不是件坏事,将来发现有优秀的本科苗子,完全可以等他们毕业后挖过来,到科学院读研,知根知底。

  于是乎,一老一少两只狐狸达成合作。

  不料在分别时,蔡远裴眯着眼,突然来了一句:“致远,刚刚说的‘农业推广’概念非常新颖,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对于农学教育非常重要,你要不要再开一门《农业推广》的课程当做农学实验课?”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