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历史两亿年_造物纪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连存在过的证明或许都留不下来。

  两亿年,对普通的碳基智慧生命个体而言,是多么遥远、多么漫长、多么令人敬畏的鸿沟。

  记录华胥文明历史的数据合成书才开了个头,李良便已经被震撼到。

  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觉察到这些信息必定浩瀚如海的李良,决定换一种方式去了解。

  如此厚重的文明史,如果要事无巨细地一点点阅读,恐怕生命消耗完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的人类,很少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

  所以李良决定,只读次级目录。

  “元年之前四十亿年,最初的单细胞诞生。”

  元年,是指文明诞生的第一年,在华胥刚刚诞生的时候,他结合诸多考古资料,将历史上能确定的,明确表示文明出现的第一个事件,命名为元年。

  “10004年,人类第一次步入太空。”

  “10347年,人类登上母星的天然卫星。”

  “23458年,第一艘横跨星辰的载人飞船于母星近地轨道组装完成。”

  …

  “245697年,亚光速无人飞行器实验成功。”

  “15649524年,虫洞现象被解析,星轨建成,不同星域沟通滞后性消失。”

  …

  读到这里,李良皱起眉头。

  元年后一千五百多万年,华胥文明便利用宇宙现象,避开了光速不可超越的规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超远距离交流。

  而在元年后两亿年的今天,人类能接触到的层面,仍然停留在这一阶层。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华胥文明裹足不前?

  是科技停滞?或是攀上过更高的山峰又跌落下来?还是另有原因?

  这些问题,或许在后面能找到答案。

  于是他继续向下看过去。

  “一亿年,触及宇宙本质,祂出现了。”

  这句话更没头没尾。

  宇宙本质代表什么?具备怎样的特性?祂又是什么?是一种宇宙现象?还是其它?

  祂给华胥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李良点击次级目录,想要细看一窥究竟。

  但此目录下,全是空白。

  空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似乎曾经记载过什么,但后来却不知为什么消失了。

  似乎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不允许这些涉及祂的具体信息被记录下来。

  祂的名号、形容、所行俱没有被记录。

  但显然,祂并没有带来灭绝性的灾难,因为华胥文明的历史还在继续。

  “一亿零五百万年,最完善的智能,在祂的帮助下组建完成,命名华胥。”

  原来华胥自那时起就已经存在了。

  李良深吸一口气,这样算来,华胥已经存在了近一亿年,在文明鼎盛时期诞生,占据了整个文明近乎一半的历史。

  真的能和化石比古老。

  然后,下一条目录映入眼帘时,李良几乎拿不住手中的书籍。

  “一亿零六百万年,宇宙消失了。”

  “星团失去核心,只剩小半,不再转动与扩张,无法逾越的边界出现。”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