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 清官的厉害之处_迷航一六四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马士英府邸。

  距离肖白图的婚礼已经过去了一天。这天早晨刚刚下了朝,听闻粮价已经骇人地涨到了四两六钱一石,马士英再没了什么当场首辅的气度,急吼吼地一头扎进了大使馆。足足等候了小半个钟头,一口气喝了两壶茶,才见到姗姗来迟的邵北。

  “抱歉,首辅阁下,有些要紧事需要处理。”邵北歉意地说道,示意对方不用起身,继而紧了紧衣裳,就坐在马士英的对面。

  双层玻璃的茶几,上头雕着清淡的huā纹。红木的框架,南北两面是澳洲产的真皮沙发。整个人坐上去异常舒适。话说每个来到大使馆的访客,甭管心里多么的忐忑,坐上沙发,品一壶淡茶,这心思总会渐渐安静下来,没了当初的急躁。加之留声机里轻柔地放着舒缓的音乐,真是惬意到不行。

  但这丝毫改变不了现在马首辅的急切心情,粮价,一切都是因为该死的粮价。着急上火的马士英近来嘴上起了不少的大泡,嗓子嘶哑,原本雄浑的男低音变成了破锣嗓子。见到邵北一张嘴扯着公鸭嗓便道:“邵部长啊,你知道外头粮价几何了?贵方的粮食到底运来没有?

  再这么下去甭说别的地方,这南京城就得乱了套。”

  邵北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凉啡,捧在手里,有些戏谴地说:“本人很高兴地见到南京的粮价打破了历史记录,并且有希望再攀新高。

  根据应天府记载,有明一代粮食最高峰的时期不过四两一钱左右,而且那时候还没立国。朱元璋跟陈友谅俩人死掐,有那么一个月的光景,南京物价飞涨。差点就发生易子相食的恶xing事件。

  恐怕朱元璋本人都没想到,他一手创建的历史记录在保持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轻易地被自己的子孙朱由菘打破了虽然朱由菘本人对此表示很无辜,但毫无疑问,这一点绝对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上。

  邵北说完之后,马士英已经有了发飙的迹象。前者赶忙笑笑:“马首辅别在意,玩笑,这是玩笑。”

  马士英长出了口气:“邵部长啊,玩笑开不得。而今业已火烧眉毛,既然贵方粮食已经运抵,不如择日开仓放粮吧。”

  “不急。”

  “不急?”马士英脸上的神sè差点没急死。都这个节骨眼上了还不急?再这么搞下去就连南京的老百姓都要造反了。别的且不说,好不容易一次扬州战役的大好局面全盘葬送不说,他马士英也得吃不了兜着走。东林那帮孙子一个比一个损!

  你说你涨价也就罢了,还四处煽风点火的,愣是把所有的罪责归罪到了他马士英身上。没办法,谁叫人家东林党掌握着喉舌呢?这年头老百姓识字率不高,信息流通速度严重不畅。士绅们掌握着制信息权…县以上的府衙,城内的百姓可能还知道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