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1章流浪的小米_北派盗墓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的她全干过。

  因为那时候小不懂,人家站着尿就没事,她一站着尿就湿裤子,回去一说就要挨打,快十岁了父亲都没让她去上学。

  小米整天在村里闲逛,所有人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因为她叫宜修,当时比她小的孩子都喊她“一休哥”。

  一休就是动画片里挠头想办法的那个小和尚。

  到了青春期,小米已经懂事了,她知道自己压根就不是男孩,为什么要一直剃头,这时候是叛逆期,有一天小米又挨打了,她再也忍不下去,便偷偷藏在村里一条渔船里,离家出走了。

  那几年她在好多地方待过。

  宜昌,漳州,随州,宜昌,清远,后来又北上去过北|京,正定,又到了河南。

  因为还未成年,一路流浪,其心酸可想而知。

  端盘子洗碗,捡瓶子捡纸壳子,发传单扫大街,这些都干过,直到她前两年遇到了廖伯以后才稳定下来,不在流浪,她改了名跟廖伯姓,从此以后变成了廖小米。

  小米为什对自己的过去不想提起,应该能理解了吧?

  从小当男孩子养的,所以慢慢也就成了假小子,我说的可是真的,她自己要是不说,真就看不出来。

  后来廖伯说此事当有个了断,如果对那个家没什么感情了,就回去看最后一眼,然后开始新的生活,以后就不要在留恋了。

  她恨她爸,但是离家出走了好几年,还是想见她母亲一面。

  2002年,廖伯带着小米回到了潮汕上饶镇。

  那天是农历月十二,当地正在准备过“烧塔节”。

  潮汕地区除了祠堂化,还有不少民俗节日,像烧塔节,孟兰盆节,庆生节(人庆节),吊灯节,童容节(重阳节)等。”

  2002年月十四是烧塔节,这天除了用泥浆糊砖塔,还要“拽袖口”和“送油麻”,油麻是一种芝麻做的丸子,用来吃的。

  小米也就是在这一天,拍了手机上的这张照片,如果以后她不在回潮汕,手里有张照片看看,留个念想。

  红眼睛对过烧塔节的这张照片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他也是潮汕人......

  他说的我听不懂的那种方言,小米能听懂,还会说。

  这种方言属于闽南话闽方言的一种,闽方言地区性很杂,不是本地人绝大部分人听不懂,这其又包括有潮州话、雷州话、福佬话、学佬话、海话、隆都话,饶平话、诏安话、平婆话等。

  我听的红眼睛一直说哦爸哦爸,像棒语的这种其实是方言,就是闽方言的饶平话。

  具体我问了小米。

  “哦爸哦爸”,大概就是“冷啊冷啊”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