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2章:剿总帅府_锦衣御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赵宗武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太鸡贼了。

  原因为何?

  因为他索要的度,恰好是张维贤、朱纯臣他们能够忍痛割肉的底线。

  要知道在辽东的那六七年间,赵宗武先后在京城,北直隶,乃至整个北方,归拢走了超过一万七千余名的各类别匠户,这也一度使得京属匠户人才凋零。

  要知道朝廷掌握的匠户,那绝对是最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锻造火器一道上,那都是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大师级存在。

  但另一方面,大明实行的又是重农政策,这也使得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选,在社会地位上根本就很低下。

  商人在明初或许不是人的存在,但是在这个法度已近乎崩盘的明末,那绝对是叱咤乡野的跋扈之辈,当然这也不否认其中有良善之辈。

  可是工匠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咯。

  一辈子围绕着那方寸之地,为了能够赚取一家的口粮,没白天没黑夜的接受着剥削,而赚取最多的就是权勋官员……

  “这三千名工匠是不是太多了?”听了赵宗武的话,在旁的张维贤微皱眉头讲道:“你这一时间让我们去凑这些工匠,那也根本凑不足啊!”

  这分明就是在耍赖啊!

  对待张维贤这样的做法,以及朱纯臣、徐希他们的那种态度,赵宗武他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好嘛!

  老子这还没有率部离京平叛呢,你就给老子来这一套了,这要是老子敢率部离京,恐会经历怎样的待遇,那就真不一定咯。

  赵宗武很光棍的讲道:“如果连这三千匠户都凑不齐,那么我们就不要在这里费口舌了,本公肯定是不希望麾下的将士,因为没有充足的武器装备,去与那些饿红眼、杀红眼的叛军搏杀的。

  再者说本公要这三千匠户,变相的也是减轻朝廷供应压力,在陕西本地建立起相应的供应体系,少了这般长途跋涉的中转运输,在这其中能够节省多少银饷,恐成国公这心中要比所有人都清楚吧。”

  听赵宗武这般说,张维贤、朱纯臣他们还能讲什么?

  动不动就以不去来说话,就算是损失再大,那也要满足赵宗武的这一要求啊!

  若真让陕西民变搞大了,那他们可能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再者说等到赵宗武离开京城后,他们现在受到的这些损失,一定会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的。

  朱纯臣重拍其手道:“好!既然定国公都这般说了,那我等就算是绞尽脑汁,也一定要满足定国公的这一要求!”

  对张维贤他们来说。

  现阶段将赵宗武成功的忽悠出京城,已经越过了陕西民变这件事,由此才能让张维贤他们,趁着赵宗武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来进一步巩固他们自身的权势,借此来做到拿捏住赵宗武的命脉。

  对赵宗武来说。

  现阶段他必须要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获取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