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倏忽长歌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7章倏忽长歌

  报丧的长钟回荡在禁宫各处,福宁殿前聚集了文武百官公卿贵戚,由太子刘煦跪于最前,皇后其次,其余人等皆各入长列,默默地在等待中任由廉纤细雪落满身体和发间。

  皇宫尚未换过丧仪的白饰,可天地之间早已缟素。

  卓思衡双手敬捧圣旨,跟随长公主殿下缓步而出,因手持大行皇帝的遗诏,他不需叩拜,只见下方众人均已叩地,俯视看去像是一个个染白的石像。

  长公主双手取过圣旨,高举过头,卓思衡看见她在竭力忍耐眼泪和手指的颤抖,以致于这个动作她停顿了许久,才终于缓缓落下。

  “宣大行皇帝遗诏。”卓思衡放声道。

  长公主展开明亮黄绸,以她最洪亮的声线宣读兄长最后的遗愿:

  “太子刘煦,天命所授,衍敬天法祖之德,续昌明康宁之业。今传位于太子,归正一心,海内皆同,理当共尊宜奉,万民仰戴。然太子岁月轻忽,虽非冲龄践祚,亦需辅弼之贤达。朕遗命有诏:敕封襄国宣仪长公主刘莘吉为辅国宣仪大长公主,参理朝政,辅弼新君,若有宗庙不明,请其诏同朕谕。”

  这是即便镇、定二公主都未有过的无上权力。

  读至此处,长公主似是极力忍耐才将语气稳住,又道:

  “及,吏部侍郎卓思衡,赞其德勋承厚、纯仁之臣也,赐晋集贤殿学士入政事堂参知政事,领协中书省,辅弼新皇承祚启元。”

  卓思衡感觉到天地之间的寂静,感觉到落雪在他发际融化,一切的一切像是终点,又像是开端。

  “及,领禁军兵马司都指挥使虞雍,刚执秉忠,赐枢密院枢密副使,新君兵略若有操持,必有所承。”

  “及,御史台高永清,晋御史大夫,入政事堂,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正新君,以鉴君责。”

  ……

  大行皇帝的安排非常简明扼要,寥寥几笔,权力的交接就此完成。

  长公主像是用尽全身力气宣读完毕,她落下双手后将遗诏交还到卓思衡手中,她颤抖的长睫之上已满是雪片融化后的细小水滴。

  卓思衡想,如果此刻是自己与她境遇相同,大概都未必有此坚刚般的意志。

  在太子不会让皇帝失望这件事上,卓思衡若有十分把握,那长公主不让皇帝失望他却是有十二分的信心。

  卓思衡朝长公主轻轻颔首。

  长公主没有还礼,她站在至高处却眼神空芒,须臾后,她缓缓走下台阶,扶起双肩颤抖哭泣的刘煦,而后率先跪下:“臣参见皇上。”

  众人调整方向,起身,再度拜下叩首,齐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是皇帝是不会万岁的,如果皇帝万岁,自己作为新君又如何能继位?

  这不过是个万世相传的谎言。

  刘煦这样想着,忍住眼泪,行至卓思衡面前。

  持大行皇帝遗诏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