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9章 战国新兵种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9章战国新兵种

  将藤堂高虎留下,自然不可能单纯是为了说火炮队的事儿,秀家还想让其在常备中训练盾刀手。

  日本历史上的有盾的,弥生时期日本还是石器时代,盾牌是主要的防御武器,三国志中记载倭兵也有手持半人高木盾的记载。

  前文已经介绍过日本为什么盾牌不作为士兵的主要武器了,大致就是弓的发展促进了盾的发展,但是底层的p民命不值钱,武士老爷有大铠的草袖可以达到盾牌相近的防御效果。

  再加上日本弓寿命的及繁杂的工艺问题,使得丸木弓开始成为主流已远程武器,而丸木弓的威力都很弱,对于足轻来说头顶宽大的阵笠只要头一低,就能低于大部分弓箭射击。

  当然啦,部分倒霉蛋并不被统计在内。

  这个时候的隼人盾主要是作为墓葬的陪葬和重要府邸、建筑门口的礼仪性道具,有防止恶灵侵入的意思。

  后来到了战国时代,铁炮的流入就连大铠都没有抵抗之力,既然众生平等又要盾牌何用呢?

  当然啦,后来战国大名们发现将竹子捆在一起的竹束具有一定的防御铁炮穿透的效果,但是这种东西也就攻城守城的时候用用,并不方便携带。

  之后的日本科技树就好像点歪了一样,盾牌再也没有兴起过。

  但是要知道在同时期的欧洲老爷们,在火枪、大炮已经成为主武器的时候,胸甲骑兵、胸甲剑士们依旧会带着盾牌冲锋。

  要知道所谓的南蛮胴实际上是根据武士老爷们的口味改造的,又因为日本人当时的小身板,大部分南蛮胴甲的甲胄厚度刻意减薄的,就连欧洲老爷都要带盾牌,日本人凭什么不带呢?

  这个问题秀家一开始就发现了,可是对于武士老爷们来说拿着盾牌和单手剑哪有双持武士刀和挥舞的长枪来的帅啊。

  对于普通足轻来说,盾牌并不是一个容易控制的武器。

  要知道明朝《武备志》中单人持的圆盾即有5公斤重,戚继光的《练兵实记》中的记载,即便是藤牌的重量都答道了5斤,明朝1斤为598克,相当于3公斤。

  事实上这一点秀家也深有感触,在吉备军阵中被广泛使用的木楯,其实和竹束一样,都是因为重量的问题只能作为半固定的军事装备,人根本不可能单手持着木楯,单手持刀上去拼杀。

  如果真的要持木楯上去的话,还不如学学牛头人,直接纳木楯做武器来的高效。

  除了木楯的重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盾牌其实是最难训练的。很多人受游戏的影响认为新人适合纳盾牌,因为觉得可以避免挨打。

  实际上新手使用盾牌反而更容易出事,因为双持武器的发力点在手腕部,稍有不慎就会手上。

  而且持有盾牌的目的是防守反击,但是受限于盾牌的防雨面积,根本护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