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部分_施主,请留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声这行讲究师承。我的师父是李金斗先生,师爷是赵振铎先生。李金斗先生大伙儿都熟悉,提及赵振铎先生,年轻人肯定不知何许人也。五十岁往上的相声爱好者绝对伸大拇哥,“那相声说得,地道!”

  赵振铎先生的父亲赵文仲,在解放前后,也是享誉京城的名人。他是北京城的摔跤高手儿,江湖人称“赵四皇上”。

  赵四皇上

  北京朝阳门外有个地方叫下坡,就是现在雅宝路一带。过去是回民聚居区,赵文仲先生就是那一带的回民。

  在老北京,足球、篮球、羽毛球,那都是有钱的洋学生玩儿的。一般老百姓哪儿买得起球呀?可老百姓也不能闲着,也得玩儿呀,玩儿什么呢?

  女孩子就从街坊家老母鸡身上揪下几根儿毛来,绑个毽子踢。要不就跟肉铺的伙计要几个羊的关节骨,做成“拐”,在地下耍着玩儿。羊关节骨怎么耍呀?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当面儿给您示范一下儿您就明白了,您肯定一撇嘴,“这有什么玩儿的呀?”

  北京的男孩子玩儿什么呢?文艺活动就是吹口哨儿,体育运动就是摔跤,都不用花钱买器材呀!赵文仲先生摔跤可是一把好手儿,30年代给大资本家万福麟看家护院,就是当保镖,那身手能错得了吗?

  20世纪40年代,赵文仲先生在北京的西单摆摊儿卖艺,有个俄国大力士找他比武较量。大力士比赵先生重一百多斤,愣让赵先生给摔倒在地。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他也落个赵四皇上的美名。

  皇上是句北京土话,就是皇帝的意思。赵文仲先生在家排行第四,所以人称赵四。为什么加上个皇上的头衔呢?皇上就是老大,赵四皇上,说明赵四在这一带是老大。在过去的北京城,敢叫这么个外号儿,没点儿真本事,当地的小流氓就给你灭啦!赵四皇上这外号儿叫了几十年,说明老爷子是真有本事。

  解放后赵文仲先生在官园体育场开设摔跤训练班,广收门徒。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混混们一听赵文仲的大名,那绝对是恭恭敬敬。老北京人都喜欢养鸽子,有一回赵先生的鸽子放出去没飞回来,让人给偷了。徒弟们放出话了,“赵四皇上丢鸽子了!”第二天偷鸽子的人把鸽子都放回来了,一只没少。

  文革的时候,一帮红卫兵不知深浅,来抓赵四皇上。地主都得挨斗,甭说皇上啦!红卫兵押着赵先生就走,老伴儿害怕了。赵先生说,“甭害怕,晚上就回来,给我做牛肉面!”红卫兵急了,“你还想出来?少说判你个十年八年的!”

  结果呢?当天晚上,赵先生溜溜达达地回家了。公安系统有不少赵先生摔跤的徒弟,一听说红卫兵把师父抓走,那还了得?去了几十口子,到那儿就把赵先生给要出来了。

  赵先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